第172章(1/2)

元宵节之后,尽管时间仓促,司马羡仍然登了基称了帝,士族们的官职明面上没有变,但隐形之中也做了调整,司马羡有两个儿子,分别安排在了苏旷的军中,他利用士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扶持了一些小士族,来对抗大士族,这些小士族们都是当初与刘茂走得近的,当时王元昱捉拿刘茂一党,却独独漏掉了这些,因为他们势力足够小,小得来在朝廷中并没有任何职位,因而没有引起王元昱的注意,如今,这些纷纷朝为官,官职小,但权力大。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还有一些士族,曾经一直支持皇室,虽然他们对司马羡的所做所为不耻,但己成事实,况且司马羡始终姓司马,司马羡在这些面前,指天发誓,一定会使建康尽快恢复原貌,为了平定局势,他们也就骂骂咧咧一通,半推半就,勉勉强强接受了他们的新帝。

而远在长沙的王元昱兄弟俩正在长沙郡边界的一个小镇,焦急的等着一个

他不停的看了看计时器,额皱成了一个“川”字,“这个陶勇也太嚣张了,这都什么时辰了,他还不来。”

王元昱给他倒了一杯茶,示意稍安勿燥。

“能不急吗?司马羡都登基了。”

王元昱端着茶杯,看着青如翡翠的茶汤,沉默不语。

超过约定的时间约莫半个时辰,有传令官才来禀报,陶勇来了。

王元昱朝弟弟点点,然后避到了屏风后面。

这是一间临时搭建的茶棚,位于小镇城外,江河的岸边,远远的看到有两艘船驶来,王元定站在了茶棚外,待船停靠在江岸,见一在士兵的簇拥下走下船来,不是别,正是陶勇。

王元定吸一气,换上了笑容,陶勇还没有走近,便对他施起礼来。

“陶将军还是这般老当益壮,风彩依旧。”

陶勇随意还了礼,对他哼笑一声,王元定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陶勇茶棚安坐,在他身边跟着一个副将,姓温名乔,原宣城县令,后因王元昱起兵建康,经过宣城,温乔拒迎,被王元昱击败,王元昱欣赏他的勇气,欲招之麾下,未料温乔早己逃去,原来是去了陶勇部下。

待双方坐定后,王元定直言他此番邀请陶勇会盟的目的,合盟发兵,诛杀苏旷。

陶勇早己猜到,其实不用王元定邀请,他也早有此心,只因那苏旷所为,天下共愤,但陶勇不作声色,“王将军起兵的原因老夫明白,老夫却为何要这么做?”

王元定叹道,“不满老将军,王某的确有私心,且私心很重,王某是恨不得立即杀到建康去,取了那苏旷的,但王某也知道,仅凭王某的这点兵力,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你就想利用老夫?”陶勇讽刺道。

王元定摇了摇,“王某是私心大,但也并非全是私心,不知老将军是否清楚如今建康的形势,建康城己经被一群流民所占领,不仅如此祖尚的军队也离开了寿春,盘踞在荆州一带,听闻荆州城与建康城无二,老将军曾是荆州刺使,曾经的荆州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是何等的安居乐业,可如今的荆州呢?老将军就不感到心疼吗?”

王元定的话说到了陶勇的心窝去,只见他紧紧握住茶杯,手上青筋露,于是心中便有了谱,“不仅是祖尚越了江,以后还不知有多少流民帅会渡江,届时,江左的平稳不复存在,若胡趁机南下,我,老将军,又该如何?我还能守得住长沙?老将军还能安闲的在广州晒太阳吗?”

陶勇哼了一声,“王将军怕是危言耸听了。”

王元定道,“某不信老将军没有想过这些,老将军于沙疆数十年,应该比某看得更远,更透彻。”

陶勇听言,不由得认真打量着面前的年轻将军,都说王元定做战英勇,在他看来,他的眼界并不弱于他的英勇。

“此事,老夫还得斟酌一番。”

这便是陶勇给的答案,待陶勇坐船离开后,王元昱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兄长,想不到陶勇这么墨迹,这还有什么好考虑的?”

王元定自然着急,王元昱何尝不是,但要形成同盟,不是急得来的,“今他能来,其实己然有结盟之心,不过,陶勇与朝廷早有隔阂,早些年,陶勇于荆州有功,却被调离,退居广州,他一直心有不满。”

“为何?”

王元昱道,“因为他只是一介寒士。”

王元定道,“虽然我们提出的讨伐苏旷,但他应该知道,这自然包括司马羡。”

王元昱顿了顿,“你可知他身边那?”

王元定道,“不知。”

王元昱道,“此叫温乔,原是宣城县令,此高义,我且书信与他,晓之大理,让他来劝说陶勇,打开陶勇的心结。”

“原来他就是温乔,此的名声,我也听过。”

王元昱点点,立即吩咐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