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风光旧曾谙(3)鱼与蚌⑥(2/3)
靠卜从善时,肯定不是一个,而是先后分批进
卜从善的队伍的,贺锦龙是他们的
目”
“慢着”
听到这里,尼堪总算将自己有些恼怒的心稍稍平复下来,根据他掌握的消息,王文慧所说的话差不多可以相信。
“李自成现在占据了缅甸北部,那里虽然湿热,但占地颇广,足以在那里成就一番事业,之后无论是侵藏地大山南部平原地带,还是侵
泰国北部都可以做到,为何还派
到朕的国土来搞事
,若是被我国识
,一怒之下从云南发动大军南下灭了他们岂不糟了?还有,除了李自成,张献忠呢?他也是用间的老手,就没有半点动静?”
“陛下”,一听此话,以王文慧的见识,他就知道陛下并没有完全将按察司舍弃了,他赶紧回道:“陛下说的没错,李自成占据缅甸北部后,忌惮南边吴三桂的势力,而东边又是张献忠的势力范围,他只能越过大山向西进发,可巧在青藏大山的南边有一处大平原地带,那里的种相貌与中国相似,有一个国度叫阿萨姆,只有几十万
,眼下英国
、葡萄牙
正在那里争夺”
“李自成得知此事后自然喜不自胜,他派遣一支锐的军队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那里,这支军队只有五千
,全部是步军,他们突然抵达阿萨姆王国的都城城下,陛下,阿萨姆
勉强称得上是一个王国,他们的都城叫迪斯布尔,在大河以北,周围密布着稻田,都城城墙只有一丈高,还都是土墙,被李自成的先遣队一
而下”
“由于当时阿萨姆王国的军队加起来也只有万左右,还分布在发源于藏地的长约千里,宽约百里的肥沃河谷上,城里的守军只有三千
,大顺军全歼了这
守军,将王室成员一
脑都杀了,后来只留一千
守城,三千
出城,再次击败前来救援的阿萨姆其它军队,此战断断续续进行了大约三个月,此时,李自成另外一支三千
的军队也抵达了”
“三千?”
“陛下,大顺军想要翻越大山进阿萨姆,五千
已经是最大的力量了,再多了也无法养活自己,就是这样,第二支援军抵达阿萨姆时,其减员高达两千
,都是因为被瘴疠、山洪杀死的,先遣队之所有能够大致平安抵达阿萨姆一带,那是因为他们是冬季过去的”
“大顺军牢牢地控制了阿萨姆,与缅甸北部相比,这里就好多了,陛下,您知道吗,进阿萨姆地区的大顺军将领是谁?”
“哦?难道是李过父子?”
“陛下明见万里,在阿萨姆王国的南部有一个临海的阿拉王国,前不久葡萄牙
占据了南部海港吉大港,我国也跟着进驻了,南洋灰衣卫也进驻到那里,阿拉
王国与阿萨姆王国是姻亲关系,时常有贸易往来,故此我司能够得到这些消息”
“先遣队正是李来亨带领的,而第二支援军则是李过带领的,占据阿萨姆后,李自成也迁到了那里,正在迪斯布尔大兴土木,准备将那里变成大顺国的都城,而在缅甸北部,他让他的另外一个义子,叫李双喜的镇守,实际上已经变相放弃了那里,因为他们得知南面阿拉王国的国土更加广大时,以大顺军的强悍,虽与我国相去甚远,但对付这些土王还是易如反掌”
“贺锦龙前来南京,形不明,不过肯定是李自成见到大夏国的国力后,捣
坏的事他们是不敢
的,但利用我国的富庶赚一些钱补贴阿萨姆也是有可能的,当然了,就近观察我国的规制以及火器、兵器等值的效仿的器物也是应有之意”
“阿萨姆王国的土与云南某些土
很像,他们会冶炼铁器,就这一宗,就比缅甸北部的土邦强许多,但此地虽然出产稻米,但并不十分富裕,于是,他们就想到了富庶的江南,当然了,这是微臣猜想的……”
“慢着”
尼堪说道:“贺锦龙既然加到卜从善的家丁队伍,荣华富贵谈不上,但衣食无忧肯定是不成问题的,这么多年了,他还能记挂着大顺,同样,宋献策也是如此,他们何以还死心塌地向着李自成?”
“陛下,宋献策那里微臣不知,但出身于孩儿营的贺锦龙倒是略知一二,这些都是在十岁以下年纪被大顺军收留的,多半还是大顺老营将领的后代,从小就对大顺有依附感,而李自成自己对他们也很重视,重视程度还在刘芳亮、袁宗第等
之上,从他派遣李来亨攻打阿萨姆以及李双喜留守缅甸北部就看得出来,到了眼下这光景,李自成已经开始重用出身于孩儿营的
了”
“你的意思是说,李自成的势力、前面遗留下来的黑势力就像鱼和蚌,都想都一个你死我活,但目前还是暗中的李自成势力占了上风”
“陛下,除了他们,自然还有像吕潜这种前明官员了,他们勉强成了大夏国国民,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又心有不甘,有一点,不想让大夏国好过那是肯定的,他们都是鱼和蚌,但估计都自认为是黄雀,谁也不肯抛露面,谁都想将其他
推到风
尖。贺锦龙虽然受重视,不过他只是城隍庙的主持,控制的
手有限,李自成的
还在何处占据高位,这一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