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暴风骤雨之二:工业革命(下)之花(1/3)
东晓五年秋初,天津卫大沽港。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孙德馨站在刚落成不久的瞭望台上,看着远处浩渺的大海以及近处安装了两台蒸汽机的码,一时有些恍惚。
都水清吏司、虞衡清吏司、营缮清吏司、屯田清吏司号称工部四大司,在大夏朝自然没有屯田清吏司,不过前三者都保留了下来,都水清吏司主管河道、海塘、江防、沟渠、水利、桥梁、道路工程,相当于后世的通部。
而虞衡清吏司主管度量衡、国家管辖的矿山、作坊。
假如将全国的通比喻成一张网,那么都水清吏司便主管网上的线,而网上那一个个点的建设就属于营缮清吏司。
除了都水清吏司郎中是孙德馨外,虞衡清吏司郎中是陈文光,而营缮清吏司则是刚刚从投降文官里选拔的原兵部武库司主事成德。
孙德馨来到大沽港,自然是因为尼堪从去年夏末发起的“环渤海港建设运动”。
所谓“环渤海港建设运动”,实际上是准备将旅顺港、娘娘宫港(后世营
港)、锦州港、芝罘港(烟台港)、大沽港重新定位、规划、疏浚、营造,这几个港
在大明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制,不过按照大夏国的眼光,多半是不符合要求的。
在山海关刷下来的投降大顺军、大明降兵约莫一万余全部被海军接受后,在海上训练三个月后,又有约莫一半被刷下来了,这些
正在彷徨无计之时,工部下属的建设总公司来了,一番鼓动之后,这些
又多半加
到了这个所谓“公司”。
建设总公司以平均两枚大夏银币每月的薪饷成功将他们吸引过来,按照那建设公司的说法,如今大夏境内,一石上好的脱壳粟米也就是两枚银币,约莫一两银子,这样的薪饷还是颇让动心的。
建设总公司一下子涌进来约莫四千,看似来势汹汹,实际上,此时,大夏国在整个三省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修水利的活动,都是建设总公司的带领下进行的,当然了,除此之外,修葺官道、码
设施也是重点,而环渤海诸港更是重中之重,大沽港则是最为重要的。
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离渤海还有约莫三十里远的大沽港彻底修建完毕了。
此处,经过挖掘、疏浚,在卫河(海河)的北岸已经成功修建了一个向北凸进去的水码
,该码
除了朝向卫河的那一处没有码
,剩下的三面都可停泊船只,南北长约两百米,东西宽约一百米,都用上了此时依旧有些珍稀的水泥。
港平均水
十米,完全可以停泊此时任何一种船只,由于向北凸进,从东面渤海涌进来的
水对港
的影响不大。
而在北面,还设置了两个拥有蒸汽机的吊装泊位,那是专门给两千料以上的大船,比如大夏国如今航行在大海上的货运主力信天翁号准备的。
说起来也寒碜得很,所谓两千料,若是换成后世的说法,那就是六百到一千吨的模样,若是放在后世,那也就是一艘普通的内河货船,可放在眼下却是妥妥的大船。
当然了,像这样主动修成凸进陆地的港,放眼世界只此一家。
因为此时的船只大多还是风帆,船只大到一定程度只能等候风力、风向合适了才能开动,单纯依靠力是不行的。
故此,此时的码,若是内河,多半就找一处水
合适的地方临河修建,而作为海港,如是有天然的港湾自然是好,没有的话,想要在海里修建防波堤是不容易办到的,多半建在风平
静处。
此时的天津,冬季依然有三个多月的封冻期,不过比起大夏国东方省那些靠近本海的诸码
就好多了。
大沽港这长达一里路的码可停泊船只上百艘,港
的开
处则布置有装配了明
的萨哈连级船只四艘,在从海面一直到港
的地方,有一段卫河的河面两岸,密集布置了火炮二十门,敌船若是想要通过卫河直达大运河再直抵北京就需要掂量掂量了。
不过若是货船,便可以从此处直接通往北京崇阳门外。
今,孙德馨一早来到此处,是因为有一支舰队要开到此处。
没多久,码通往陆上的官道方向传来了一大阵烟尘,孙德馨心理一凛,赶紧三步做两步下了瞭望台。
不多时,尼堪在一群的簇拥下来到码
上,除了他,枢密院的孙传宇、按察司的王文慧、工部的沈默悉数来了。
众都位于港
南部、靠近卫河主航道之处,那里,也有一处瞭望台,不过眼下的诸
都站在码
上,眼睛也是盯着渤海的方向。
此时的天津,北风刚刚兴起,不过南风并未完全消退,海上、陆上风向很,对于风帆船只来说可算是最忙
的时候,一般
形下是不会出航的。
不过在眼下这些挤在码
,眼见得是有船只从海面上过来。
不多时一艘船只跃众
的眼帘。
没有挂船帆,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