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这个冬天很关键(中)(2/2)
城池分成四个部分。
住宅区在西北角,商业区在东北角,这两区的面积稍小一些。
西南区是驻军的所在,能满足三千常备军的常训练,不过练骑战的话还是需要拉到城外进行。
东南区是工坊区。赤塔建成之后,尼堪准备将依林卡的工坊迁到城里来,冶坊还在那里,不过炼制、打制的地方则搬到城里,依林卡则是出产铁锭、硝、硫磺、木炭的地方,将其形成成品则在城内。
城里是典型的中式风格,孙老道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建成。
尼堪自己有一座三进的院落,前院是阿林阿亲卫居住的地方,扩军之后,尼堪将他的亲卫增加到了一百,装备则是最全的。
这一百都配置棉甲,武器则是短铳、弓箭、骑刀、横刀齐备,也是马上马下皆宜的兵种,另外这些亲卫都由尼堪亲自教授算术、汉语读写,将来也是中低层军官的
选。
赤塔城的学校也开张了,只招收各部十岁左右的孩童,男不限,学校规模不大,只能容纳五百
,尼堪经过
挑细选,暂时将博格拉部的五十个适龄孩童纳了进来,正好凑成一个班,教授的课程也只有两门:汉语读写以及算术。
老师是从罗佳部那里找过来的,两个罗锦以前的账房和管家,专门负责教授汉语读写,至于算术,只能由尼堪自己硬着皮上了,有时候哈尔哈图也可以顶一下。
以前从乌尔赫特那里搜集过来的笔墨纸张可算排上用场了。
自从学校建成后,尼堪基本上半在学校,半
在军队里。
两千的队伍全部配上武器之后,在冬
里,尼堪惯用的滑着雪橇练习体能的做法又开始推广了。
最远的一次,尼堪亲自带着一千滑到了几百里以外温多部的驻地,茫茫雪地里,突然出现了这么一支队伍,将叶雷吓了一跳。
冬里,北山中的沼泽地除了有热气
出来的少数地方,大多数地方也是冻得结实,与春夏相比,倒是可以到处走动,叶雷叶雷见状,
脆也组织了一支雪橇队,跟着尼堪的部队到处巡视。
北山诸部一见叶雷大汗手下有这么多兵丁,还个个手持闪着寒光的铁质兵器,心里自是惊骇不已,残存的抵触供貂的心思也消了许多。
冬季里,尼堪带着队伍最远处抵达了勒拿河流域,先是去了设置在温多河的那处木寨,那里还有四个帮着叶雷训练的本部士兵,又沿着勒拿河呼啸而下,一直抵达上游的乌斯季库特,让躲在城里过冬的俄罗斯
胆战心惊。
说到西边的俄罗斯,自从得知东边有一个拥有火枪火炮的“强盛国度”后,负责西伯利亚事务的喀山府长官同意了叶尼塞斯克督军和利普诺夫的意见,再没有更多的哥萨克抵达之前,一切以稳住当前的基本盘为主。
此时,俄罗斯沙皇政府看中西伯利亚最关键的也是貂皮,这可是俄罗斯出售给东西欧诸国最大宗、也是最值钱的产品,也是最好的“创汇”产品,可以说貂皮在为后续的彼得大帝的崛起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此时,喀山府正在处内陆的俄罗斯国境里四处征召愿意去西伯利亚的哥萨克、
击兵、渔猎民、农民,这些
大规模来到西伯利亚尚需时
。
由于尼堪的介,哥萨克们没有继续向东扩展,而是沉下心来苦心经营已经被他们控制的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域,这下在这两条大河流域生活的的诸多蒙古
、索伦
、艾文基
、乞儿吉斯
、雅库特
就有些吃不消了。
在俄罗斯的压迫下,贝加尔湖以西最大的一个索伦部落,纳米亚尔部落,首领是舍尔库特,原本生活在安加拉河的支流别亚拉河、基托伊河、伊尔库特河附近的丛林地带,主要内容以饲养驯鹿为主,也养有少量的马匹牛羊,两百多年来,渐渐占据了三条河流的谷地,与处在安加拉、勒拿河等大河上的布里亚特蒙古
大多数
况下都相安无事。
不过随着俄罗斯的压榨、渗透,布里亚特蒙古
纷纷离开大河向小一些的河流迁徙,纳米亚尔
一开始还接纳了这些蒙古
,不过随着俄罗斯
开始“
耕细作”了,蒙古
除了屈服于俄罗斯的,相当一部分纷纷加快了迁徙到原属索伦
、乞儿吉斯
、雅库特
、艾文基
的领地。
如此一来,冲突就避免不了了。
最后还是有着大量马匹的蒙古占了上风,于是大量的索伦
、雅库特
、艾文基
、乞儿吉斯
不得不又开始迁徙,向贝加尔湖以东、以南迁徙便在
理之中了。
就在贝加尔湖最西边的库尔图克地方,尼堪见到了正在向东迁徙的纳米亚尔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