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家国天下(3/4)
束!”
冯蘅点了点,轻声道:“是我考虑不周,这样,让他带兵来关中,让你三叔去襄阳,他麾下一万多轻骑都是你爹练出来的,或许没蒙古骑兵凶悍,但是军纪还算严明。”
柯崇云点了点,又把这些
子遇到的政务
事方面遇到的问题说出来与冯蘅探讨。
母子两小声的讨论了两个时辰,这才把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分说明白,至于更加长远的事,便只能等以后再行定夺了。
这时,启明星刚刚从东方升起。
柯镇恶按在小腹的双手缓缓提起,又缓缓放下,随即吐出一浊气。
这动静立刻引起了母子二的注意。
柯崇云小声道:“父亲,您恢复好了么?”
“嗯!”柯镇恶点了点,问道:“你们方才是在说登基之事?”
方才他将全部心神放到了沟通梵,接引先天元气之上,对周遭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过半个时辰前,他便已经接引到了足够的元气,化作了内力,只是心神消耗颇大,便又多花了半个时辰孕养
神。
这半个时辰内,他对周遭的事还是有所感应的,所以收功后便直接问出来了。
柯崇云点道:“本来这事
不必
之过急,但不如此,则无法统合所有力量,以应对
原大军。”
柯镇恶道:“我不是问你这个,嗯,对了,国号定下了么?”
柯崇云道:“国号还未定下,金国覆灭,自然不能再叫金国,是以便以中原之国暂时简而代之,至于立国登基之后,叫做什么,还要请爹爹您参详一二。”
柯镇恶也不客气,道:“我觉得可以用“中”字。”
冯蘅没好气道:“历来国号都以君主龙兴之地为号,汉、魏、晋、隋、唐乃至大宋莫不如是,便是辽金蛮夷,虽有镔铁黄金的说法,其实也与起兵之地息息相关,你这中字难道当真要泛指中原之地么,那也太狂妄了!”
柯镇恶心想:“家元明清三个字哪个也都没有跟地名沾上边,我这“中”字好歹也与中原沾上了边,怎么就不行呢?”便道:“我觉得很好啊!”
冯蘅道:“若是如此,那西域、蒙古甚至南边的宋国便不要了么?”
柯镇恶道:“这些地方本来就属于中原,怎么不要!”
柯崇云面皮一抽,小声道:“要不还是等婶婶他们醒来再讨论吧,距离登基之还有二十多天,也不急于一时。”
柯镇恶道:“也是,‘明’字做国号也不错,都是汉的天下。”
柯崇风二也不知道“明”与汉
的天下有什么关系,但也没多问。
柯镇恶想了想又问道:“登基之后如何划分权力,你可有计划?”
柯崇风道:“倒是有些想法,却不是很成熟,不知父亲有什么主意?”
冯蘅闻言,面带微笑,心道:“儿子大了,终于也有点上位者城府了,懂得隐藏自己的想法,先听别的意见,这倒是一件好事,不用担心将来被下面的
愚弄!”
柯镇恶却没想那么多,直接说了四条暂时能想到的建议。
这四条其实在柯镇恶往的言谈中便多有体现,只是没有说得这么直白。
从一个上位者的角度来看,其实并不算高明,也并不成体系。
不过柯崇云却想到更多,便问道:“军权自是要牢牢控制,只是具体该如何做,譬如大宋,军权倒是控制得严格,但禁军耗费太重,且以文御武,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斗力低下,不堪一击;隋唐府兵战力强大,但容易形成藩镇割据,为祸更盛,对百姓而言甚至不如禁军之法!”
于是柯镇恶便又说了一番自己的见解。
这自然是后世一些制度的简化,不过柯崇云却并不觉得难以理解,这一套其实在五行旗中早已有了雏形。
柯崇云点了点:“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了!”
柯崇云的政治智商显然比柯镇恶高出了一大截,很快便领会到了柯镇恶来自九百年后的零散观点中的华,接着又开始按照自己的理解,不停询问。
柯镇恶虽然有领先了九百多年的见识,但是政治智慧和表达能力并没有比这个时代的英高明,很多先进的想法要通过儿子和妻子的启发才能够完整表达清楚,有的观点又很明显与不适合这个时代。
但这些不成体系的观点却又能够给柯崇云冯蘅这样的当世杰很大的启发。
这一通三谈话,可以说是一场古今智慧的大碰撞,三
皆是收获良多,特别是即将当皇帝的柯崇云,第一次站在国家权力巅峰的角度来看柯镇恶的的观点,让他对即将建立的国家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
东边的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三的对话也在柯蓉儿醒来的时候告一段落。
柯崇云起身道:“多谢父亲指点,儿子心中底气更足了,时不我待,这便返回汴京着手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