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父子论政(1/2)
刘琦这一觉,整整睡了两个多时辰。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已是上三竿,时近正午了。
刘琦揉了揉有些发昏的眼睛,从床榻上坐起来,他整袜穿履,起身来到了刘表的书案前。
刘表此刻依旧埋首于简牍政务之中,听到了声响,方才转看向刘琦。
“醒了?”
“是。”
刘表微微一笑,用双耳壶为刘琦倒了一羽觞水,道:“了吧?坐下润润嗓子。”
刘琦盘腿坐在了刘表的长案之侧,伸手接过了那羽觞水,一边喝一边道:“父亲的政务,怎这么多?”
刘表放下手中的简牍,叹道:“最近这一个月,每最少也要有十斤的木牍要看……多时,怕是要有数十斤。”
刘琦的眉微皱:“多是为了安置北方迁来的
户吧?”
刘表长叹气,苦涩道:“董卓在河南尹烧田地清仓禀,闹的遍地灾民……流迁于南郡的
实在太多了,这当中不只是黔首,还有士
豪强,若是一个处置不好,怕是会酿成激变,为父不得不慎。”
刘琦知道,刘表所说的激变,只是单纯的针对北方来的那些士而已。
果然,都这种时候了,他还是顾忌着自己在那些士心中的风评。
可刘琦不想理会眼下这些迁移民众的员构成,刘表在意那些事,他不在意。
那些矫的士
死不死。
他关注的是,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就业率是否足够。
没有就业率,光有收不上税,那不扯淡么!
“南郡可能容纳的下这么多流民么?”刘琦问道。
刘表认真地道:“当下倒是还没大事,但若是再过几年,怕是就不行了,需得向江夏郡迁移一部分民才是。”
刘琦摇道:“若要广纳北地流迁移之
,首要解决的事
,便是土地,南郡和江夏虽繁荣,但毕竟土地有限,且多为豪强所占,迁民无田可耕,往哪迁都是不行的,父亲若想长治久安,还需开拓荆南之土。”
荆州南部四郡,地域极广,又非似中原那般的经济中心,士族郡望不多,最多不过就是那些当地的豪强武装为祸,不过若要对付他们,刘琦早在来南郡之前,就已经积攒了丰富的经验。
若是能有效开发荆南土地,迁民开荒,一则可以增加荆州粮产,二则可安置流民,增加就业收取赋税,三则也能够增加土地空间,使荆州拥有更的吞吐力。
但想要在政治战略上纵荆南,有两个难点。
第一个自然就是张羡。
而第二个……
“荆南多蛮夷,又属边塞,恐士不往。”刘表叹息言道。
汉朝的士自视颇高,在他们的眼中,‘
’这个词只能用在士
的身上,其余的黔首齐民,在士
眼中不值一哂。
甚至连被看作‘’的资格都够不上,让他们去荆南蛮地,只怕他们不肯。
但刘琦还真就是不想让太多的士去荆南。
天下难得有个相对净淳朴些的地方,为何要让他们再去糟蹋?
“父亲,北方迁来的士若是不想南迁,让他们留在南郡便是,毕竟这里是荆州治所,又临近南阳郡龙兴之地,又有南阳学宫,让他们留在这可为父亲所用……”
“至于那些北方黔首和流民,孩儿想向父亲请缨,带他们往荆南开垦屯田,并勘察境内矿产,作为南郡后方……眼下南郡的土地,大多为本土宗族所占,北方大批流民黔首来此,哪有那么多的荒田予以其耕种?不妨迁荆南蛮地开垦屯田……荆南虽多蛮族,但无主的荒土甚多,我大汉田地制度一向为私有,正所谓耕着有其地,只要这些流民肯开垦荒田,那便划无主之地予耕者,如此既可解决流民的安置问题,又可充实荆州仓禀。”
“你要去荆南屯田只为一吧?”刘表苦笑,道:“张方死了,你因而心念张羡?”
刘琦点道:“张方的尸身以被孩儿处理,短时应不会为
所觉,但若是迁延
久,只怕会有疏失,孩儿想请令前往荆州,乘着张羡势力未曾扩充到长沙,袁术还在与袁绍对峙之时,助兄长稳固长沙,谋定武陵,充实南境以为己用。”
顿了顿,刘琦又道:“当然,若是能够收拾了张羡那便再好不过,但恐怕很难。”
刘表沉吟半晌,方才道:“那补撰《汉记》和抄录经学书籍之事呢?”
刘琦笑道:“父亲不是说蔡昭姬乃是流,不可在襄阳学宫与宋仲子同列吗?那不如就在长沙设学宫,并在荆南编撰《汉记》,父亲以为如何?”
“在长沙设立学宫。”刘表只是略作细想,便想明白了个中关键:“张羡身为南阳郡望,又在荆南历任两郡太守,威望甚隆,老夫若在荆南设学宫扬学术,也算是彰显我刘氏名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