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总有尽头(1/2)

(暂时不要点开,稍后修改)

“哈吉港真是这个半岛上的另类城市。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翻身从马背上下来,吴翼飞接过部下扔过来的一个酒壶,痛快地喝了两,然后哈哈大笑说道:“说是一个外国城市吧,偏偏不像,到处都是穿着东岸服饰的。。。说这是东岸城市吧,那更是大谬,六千居民一半以上獐鼠目的,还说着各种奇怪的语言,着各种音,这他娘的就是个怪胎!”

他的部下是明出身,同时也是之前他在潘帕平原纵横时的老伙计,这会听了后直接往地上啐了一,说道:“都是一帮波兰、乌克兰逃,低贱到极点的儿,说獐鼠目都是轻了,还不如那些自愿偷笑过来的卡尔梅克和鞑靼。”

话说哈吉港(后世塞瓦斯托波尔)原本只是克里米亚汗国的格莱大汗批准东岸设立的一个商站,后来国营南海运输公司获得了码五十年的运营权,附带的还有码周边的一大块土地,总有个数百平方公里的样子,且花费极少,算是以较小的代价给东岸取得一个立足点的典范了。

而为了维护、运营码,东岸从本土往这儿派遣相当的技术员常驻。与此同时,外部门、报部门、贸易部门、军队系统都往这儿派遣了相当多的官员、普通部、技术员和士兵,这些加上家属,已经达到了两千上下的样子。此外,因为这里凸显出来的商机,国内也涌来了不少商及其雇员,这些有的单身,有的拖家带的,有的则在哈吉港结婚生子,总数也相当不少,大概有大几百的样子。

最后,东岸的道教总会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派遣大量的道士来到哈吉港“传播天尊的荣光”。因为这里基本是东岸说了算的缘故,因此他们的传教行动比较顺利,码及周围的商业区内已经有了三座道观,甚至听说他们现在已经打算兴建第四和第五座道观了,一座位于周边的小型农业区,一处位于与克里米亚鞑靼进行贸易的地区,以传播信仰。

这些道士怎么说呢,非常舍得砸钱,不断给愿意来参加宗教活动的派发御寒衣物、食水以及其他物品,很是吸引了一批穷困潦倒的过来。吴翼飞有时候都咋舌,牛鼻子们果然是有钱,也不知道是国家的拨款还是他们自己经营产业得来的,派发起东西来那叫一个豪爽啊。而道教总会这么砸钱砸了多年后,也确实吸引了相当一批波兰、乌克兰和鞑靼改信,特别是那些被东岸买来做体力活的波兰、乌克兰(满五年后不少选择定居了下来),基本都成了天尊的信徒。

所以说,哈吉港这么一座常住不超过六千的商业港城市,确实是一个“怪胎”,附近的克里米亚、乌克兰、波兰、俄罗斯、奥斯曼以及摩尔达维亚等地,找不出任何一座城市和它一样。它就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东西融的独特文化,在黑海之滨慢慢发育、生长——当然目前这样道教总会的仍然不是很满意,因为这里华夏文化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东风还没能压倒西风,还需继续努力。

吴翼飞如今担任哈吉港的警备队队长。他的前任刚刚在顿河河那片地形复杂的土地上,死于一场抢劫谋之中,至今不知道是奥斯曼的还是俄罗斯的,抑或是原上游的马匪,没有任何绪。

其实这在黑海一带本就是常态。动的局势、贫穷的生活、连天的烽火以及散落的溃兵,都使得治安局势极度恶化,老百姓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更别提商业贸易了。东岸的哈吉港商站这几年就不得不提供一定距离的送货服务以维持贸易额不至于下滑得太过厉害,之前在卡吉贝伊一带就遭受过至少两次袭击,虽然击退了据说是摩尔达维亚大公麾下越境抢劫的骑兵,保住了货物,但也着实死伤了不少手;后来,在第聂伯河右岸东岸自认为安全的地带了,也发生过不明身份武装士袭击的事,死伤了不少,货物也被抢走了一部分,现在东岸方面已经暂停了第聂伯河右岸部分地区的贸易,或者要求当地商自行过来提货,实在是安全形势堪忧。

吴翼飞这个老马匪走马上任之后,手下警备队里已经只剩下不足千了,去掉留守城市维持秩序的马,确实抽不出很多到外地维持贸易路线。他虽然为彪悍无比,喜欢好勇斗狠,但这并不代表他没脑子。事实上,在为国家报总局和宪兵司令部工作的这几年内,他已经被“驯服”了,同时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知道什么况下该做什么事。

比如这次在盘点了下手的实力后,他果断放弃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转而建议上调整策略,对一些市场该放弃就放弃,大不了以后再想办法。尤其是第聂伯河沿岸的贸易,不能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了,那里现在已经成了一片险恶之地,原上到处是穷凶极恶的马匪,派多少过去都不够填的。多瑙河、顿河一带局势相对宁静(虽然治安也很差劲,但比无秩序的乌克兰要好很多),可以作为重点经营,虽然这两地因为税卡多而利润有些薄。

今天吴翼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