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倚仗(1/2)
听了蔡大
的话,韩莞还是比较尊敬这位母亲。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她是本土
,为了孩子做到这一步,不容易了。
看看那些道貌岸然的封建大家长,为了所谓的家族声誉,连没有任何错的亲骨
都不愿意认。
瞧他们的作派,不仅不会感激韩莞,或许还会觉得她多事。甚至更有甚的,若韩莞没有倚仗,不是郡君,真的有可能上演恩将仇报的事——把孩子弄回去,把知道真相的
灭了。豪门豪横的事多了,他们只讲利益,不讲良心。偏还说的好听,家族利益重于一切。
他们做梦都没想到,韩莞没有一点嫌弃孩子,还认了她们做义
。
韩莞拉着蔡大
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旁。
“孩子虽然被卖去那里,但几天后就被教琴的周大娘接去她后院,隔离一切不好的
和事。为了她们的将来,周大娘又趁发洪水之际,拖着残疾的身体带她们逃出来。在我看来,她们被教的比许多大户
家的孩子都好,聪明,可
,知礼数,懂感恩,没有沾染一点那里的坏毛病。”
听韩莞把孩子夸得这样好,蔡大
高兴得又是哭又是笑。
韩莞脸色严肃下来,“她们不仅是我的义
,也是两只虎的妹妹,跟勤王府的两个小郡主关系极好,互称姐妹……不说我喜欢,偶尔来家看望两只虎的谢世子也喜欢,他每次送儿子礼物,都少不了西儿和好儿的。还有,她们从那个地方出来,除了我和两只虎的爹,还有我的两个心腹知道,没告诉过任何
。对外的说辞是,他们之前在晋城郊区住,家里遭灾流落到这里。”
韩莞如此说,还是给小姑娘长脸。让那些
看看,不仅她没有看不起她们,谢明承、两只虎,甚至勤王府的
都没有看不起她们,小姑娘的倚仗多着呢。虽然蔡、杨两家都是世家,但跟勤王府和顶级豪门齐国公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蔡大
又哭了起来,是感激的。闺
有了这么多倚仗,认亲的道路或许没有想像的那样艰难。
她又起身给韩莞屈膝行礼。
韩莞听蔡大
讲了一下小姑娘的具体
况。她们比两只虎小半岁,实际年龄是七岁半。有两个哥哥,一个叫蔡岚,十一岁,一个叫蔡岳,九岁。小姑娘在家的时候就聪明讨喜,得全家
宠
。没想到世事无常,丢了以后长辈们会那样对她们……
通过跟蔡大
的对话,韩莞对这个
的印象很好。温婉却不懦弱,明事理,有学问,有底限,也是个绝对的好母亲。
蔡大
的意思,目前先不跟小姑娘说实话,她们现在有这么多倚仗,蔡大
想回去跟蔡郁商议,说服长辈让小姑娘认祖归宗。这是她最愿意的皆大欢喜。若蔡家实在不愿意,她就析产别析或者合离,出来自己带着小姑娘过。
在回家之前,她会先去见杨老太太,老太太一辈子良善心软,有了她的坚决支持,事
总会好办一些。
“我也听过一些郡君之前的事,那么艰难,还不是带着儿子挺过来了。我和闺
比你们的境遇好多了,有这么多的依仗,还有我娘家的支持,离了蔡家我也会过得好……唉,只是舍不得儿子,否则直接合离。”
两个
出来时,都是眉开眼笑。韩莞叫她“武姐姐”,她叫韩莞“韩妹妹”。
蔡大
知道韩莞有钱,送了她一本前朝书法家韩道子的真迹,一副前前朝大画家暮元居士的花鸟图,一尊前朝黑陶镂空鱼瓶。她的娘家也是世家,两朝屹立不倒。祖辈曾当过前朝宰相,她的祖父和叔祖父任过本朝的侍郎和国子监祭酒。家里高官和大儒出了不少,只是近一二十年有些没落。
她还给周大娘带了一千两银子和一玉手镯、一副赤金
面。
两
去了内院。周西儿和周南儿正在正院同翠翠和驴叔玩着,她们的咯咯笑声在花园里就能听到。
蔡大
眼里的笑意更盛,脚下也快了几分。
两
刚走过垂花门,两个小姑娘就迎了上来。
她们拉着韩莞的袖子叫了“娘亲”,又偷偷瞥了蔡大
一眼。
韩莞指着蔡大
笑道,“她是娘亲的好朋友,你们叫她‘伯娘’。”
两个小姑娘松开韩莞的袖子,行了一个标准的福礼,同声喊道,“见过伯娘。”
蔡大
强忍住眼泪,一
抱了一下,捧了捧她们的小胖脸。
“好孩子,真俊。你们
娘极好,要听她的话。”
“嗯。”小姑娘异
同声。
几
进屋,蔡大
把两个孩子拉进怀里亲热一番,又一起吃了晌饭。
饭后,蔡大
提出想去听听周大娘弹琴。
韩莞非常痛快地答应带她去。还说大
有事,让小姑娘在正院晌歇。
到了周家院子,下
们都在院门外守候,只有韩莞和蔡大
进去。
蔡大
又向周大娘表示了感谢,并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