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代郡公孙敖(2/3)
也好,佞臣也罢。
在陛下赐死之后,一切都已经盖棺定论,他不想再回忆。
如今公孙敖提出来这个名字,尤其是与司马相如等活着的比拟,让他心里很不爽。
于是沉声,忍不住反驳下场凄惨这个定论。
“将军,主父偃貌似还在朝廷……”
“主父偃?呵……”公孙敖轻蔑一笑,“此自公开与董仲舒作对后,陛下对他的宠幸,便少了许多。”
朝堂之明眼
很多。
有司匡为刘彻出谋划策,主父偃可有可无了。
除非其提出比较高明,引起刘彻感兴趣的话题,否则,这辈子恐怕也就和董仲舒一个样了。
说不定还不如董仲舒。
老董好歹还是公羊领袖,桃李满天下的物,妥妥的当代之孔子,搞不好,死了之后,还能被抬升到战国诸子的地步,被天下
尊称董子。
而主父偃呢?
恐怕默默无名吧……
没有注意韩说的表,公孙敖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呼啸的风,道:
“韩说,汝不是询问吾为何没有信心吗。汝可知此次作战方法?”
韩说咬着牙,道:“属下只知此战兵分三路,将军率诸侯联军出代郡,车骑将军率领北军出上谷、骠骑将军领兵出雁门。其他,一概不知。”
作战方法乃是禁忌,除了主帅之外,其他的只需要听从命令。
大汉在匈中有细作,匈
何尝不是呢?
他们在大汉之中也安了不少细作。
若作战方法泄露,恐又是一个马邑之失!
“韩说,吾与车骑将军的关系,汝应该知晓吧?”
韩说轻点,朗声,“连襟!”
“吾与仲卿商定好了,三十之后,一切完备之际,他率军先行从上谷出发,于乌桓附近绕路出击!吾在两
之后,率领一万骑兵,直接北上,直捣单于庭!”
说到这里,他眼睛中闪过一抹复杂,
“两军一东一西,共同夹击军臣单于大本营,活捉军臣单于、擒拿中行说!”
“啊!”韩说面色乍惊。
他熟悉地图,自然知道这种况的得失后果。
叫了出来,
“难不成车骑将军打算……此法不可吧!将军,乌桓附近可是驻扎了匈左贤王部、东部鲜卑、少量的北部鲜卑以及夫余的某些部落。”
“难道车骑将军打算同时牵制除单于之外的蛮夷四部?”
“他这是疯了吗?!其妄想一汉当五胡?”
公孙敖闭上眼睛,脑子一片空白,道:
“吾也曾怀疑过这件事。一汉当五胡,自古未之有也!”
“匈单于号称有可战之兵三十万!若仲卿能够做到一军御五部,一汉当五胡……哪怕只是与小部分敌
作战。”
公孙敖猛地睁开眼睛,一阵亮光从瞳孔中迸而出,
“那么恐怕此战之后,大汉军方第一,其当之无愧!”
韩说心中急得,如同有数万只蚂蚁在爬,道:
“这是不是太冒险了?若车骑将军失败,东部战线将全面崩溃,哪怕有西路骠骑将军的牵制,吾代郡还是至少要面对军臣单于数十万大军!”
韩说终于知道为何公孙敖唉声叹气了。
卫青的打算,太可怕了。
好不容易出征一次,要重现祖父沙场之雄风,韩说可不想一无所获。
当初祖父韩颓当跟随周亚夫,于七国之时带领数千
绝叛军粮道是何等威风?
伯父韩婴一心儒学,兄长韩嫣早亡,如今韩家就靠他了。
这一战,必须打出点东西,否则不容易混军功。
“此事后果吾自然知晓,因此在商讨之时,曾经与车骑将军详细谈过。”
公孙敖将手从袖中拿出,环绕在胸前,
“然车骑将军并没有听从吾避实就虚、寻敌突袭掠夺之意见,反而坚持自己的想法,直面东部之压力。”
“吾思前想后,不明白其为何有如此把握,直至,吾的传来了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韩说目光灼灼。
公孙敖忽然扭,看着韩说,一字一顿地说道:
“在商讨的前一天,他已经获得陛下的准许,进而让下达手令,命匡即刻北上上谷,随军作战。”
“君之意,匡有统兵之能?”韩说眉
一皱。
“不清楚。”公孙敖重新眺望远方,感慨地说道,“吾怀疑仲卿此举,可能也有陛下授意的成分。”
“韩说,如今陛下令仲卿统兵,未尝没有培育出新一代淮侯的打算。吾且问汝,七十多年前,高祖皇帝奠定大汉基业,仰仗何
?”
韩说一愣,呆呆的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