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大汉的土地,一寸也不可丢!(2/3)
思考之际。
俄而,一阵洪亮的声音,从宣室门传来。
“陛下!臣,有奏!”
原先紧闭的未央宫大殿正门,忽然被打开了。
一个穿着铠甲,眉目压低,脸色刚毅的中年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
看着来。
李广、程不识对视一眼,眉舒展,同时面露喜色。
而韩安国则皱起眉。
汲黯南下挖湖后,朝堂上能打的黄老之,不多了。
如今军方又来了一个,他压力倍增。
其他官僚像半夜在田里偷庄稼的话猹,叽叽喳喳,对此议论纷纷。
…
“他不是在雁门驻扎吗,怎么回来了?”
“雁门距离上谷不远,可能也收到消息了吧,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
“他既然来了,那雁门那位…是不是…”
“应该是……”
…
中年喘着粗气,走到大殿中央,稽首而拜,
“见过陛下。”
刘彻强颜欢笑,虚手一扶。
“公孙将军请起!”
公孙敖站起来。
与李广、程不识对视,又瞥了一眼韩安国,毫不畏惧。
拱手,
声音慷锵有力。
“陛下,五前,上谷遭遇匈
万骑攻击,雁门与三
前收到消息。苏老将军知事态严重,特遣臣火速返回。”
刘彻缓慢地站起来,眸子颤动,感有了明显的变化。
如果说……
太尉不置,韩安国这个兼任御史大夫、丞相双职位,间接掌管大汉南北二军的,代表的是京师兵;
李广、程不识这两个驻扎于大汉西部、西北部代表的是良家子;
那么,驻扎在雁门的苏意,代表的则就是大汉中央最后三分之一的军事力量——地方部队。
如今良家子与京师兵已经对抗起来。
最后的决定力量,只能是雁门。
刘彻的声音,在寂寥的大殿中回。
“苏意老将军怎么说?”
公孙敖不卑不亢,“老将军称,若陛下有意击之,其犹可披甲执锐,冲锋陷阵。”
“好!”
刘彻激动地高呼!
拍拍手!
傲然环视下方的文官群体。
冷声,
“都……听见了吧?丞相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韩安国闭上眼睛,起身行礼,
“臣谨奉诏。”
“既然丞相无异议,那事就这么定了!”
刘彻面色严肃,挥舞着双臂。
“今,朕召尔等前来,就是为了告诉尔等一个重要的决定。朕决定,对匈
彻底开战。”
“养兵千,用兵一时!现在到了重用你们的时候了。”
刘彻背着手,目视下方。
“自马邑之围失败后,朕一直在思考如何出击匈!至今
,已经思考了三年,也准备了三年!”
“为了对付匈,朕决定,彻底改变以往的防御方案,这一次,采取轻装简从,寻找匈
主力,与之决战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朕会为诸位将军配备骑兵!”
说罢。
刘彻注视着武官群体,开始任命。
“骁骑将军!”
李广拱手,高呼,
“臣在!”
“朕命你率领一万骑兵,出雁门!”
“臣领旨!”
“骑将军!”
“在!”公孙敖应声。
“朕命你率一万骑兵,出代郡!”
“诺!”
“轻骑将军!”
公孙贺出列,“臣在!”
“朕命你率领一万骑兵出云中!”
“臣领旨!”
“车骑将军……”
刘彻挑了挑眉,微微一顿。
上一任车骑将军是周亚夫……他死了十来年了。
“卫青呢,让卫青进殿!”
诸将都下意识地抬起,好像猜到了什么,大都神色诧然。
不一会儿,卫青穿着建章宫监的甲胄,走进大殿。
刘彻看着这个小舅子,笑着,
“卫青,朕任你暂代车骑将军一职,领一万骑兵,出上谷!”
卫青惊愕,急忙拱手作揖,
“陛下,臣无寸功,任将军,恐心不服啊。”
“无功。”刘彻佯装严肃,“无功才让你立功!若此战汝无功而返,朕便让你成为庶民!”
“臣必定立功,不负陛下之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