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吾虞初……代表小说家,认输!(1/3)

司匡所述内容,犹如潮水,从四面八方,滚滚涌来,以崩裂山石之力,震撼众人心神。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虞初木讷地站着,手中竹简早已滑落,掉在地上,被尘土污染。

其脸上骄傲得以之色一扫而空,只是两眼无神,嘴中呢喃。

“商周演义……这……不可能,你…怎么会…这是小说?”

他两股战战,精神恍惚,已经濒近崩溃的边缘。

刚才听到了什么?

用新文体写的小说?

一篇不足五百余字的文章,竟然道尽武王建国之前诸事!

自上古、通三皇、晓五帝、言禹夏、至商周。

这tmd是小说?

这玩意儿,如果放在几百年前诸子并存的时期,自成一家,称之为“经”也不为过吧!

一篇道尽先周诸事的史经!

妈耶!

自己究竟在和什么人比试?

乡野村夫?

战国诸子才对吧!

一个能够自成一家的战国诸子!

虽然虞初有底蕴,奈何司匡有作弊器。

这就像是两军对垒,主将单挑时。

一方将领:身穿鎏金宝甲、手持方天戟、下跨红鬃赤兔马。以万夫不当之勇冲了出来。

另一方将领则幽幽叹了一口气,背着个画着小猪佩奇的书包缓缓走出。

随后,打开书包,掏出一把美式冲锋枪,对着来人就是“突突突”一顿扫射

碾压!

无可争议!

一旁立于稷下门口的百家诸生,也已然目瞪口呆,哑口无言,不知所措。

虽然他们的专业不是小说,但都是读过几天书的人,文章好坏,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

尤其是儒家门生,更是如此。

小说家在九流十家中,排名末尾,被称之为不入流。

孔子认为不入流的缘故,只因其言语多违背上层统治者的意愿。

儒家并不歧视小说家,相反,很高兴小说家的存在。

因为小说家的著作,有很多传颂先王功绩,这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儒生将二者所诵小说一对比。

高低立见!

人群内,孔安国与周霸互相对视一眼,嘴巴微张,欲言又止,只觉得脸痛。

刚才还在说虞初必胜,振小说家者,虞初也。

这才不到五分钟,就被“啪啪”打脸。

就连驰道两侧围观说笑的贩夫走卒、商贾官吏也立刻闭嘴。

他们绷着脸,喘着粗气,不敢吱声,唯恐打扰接下来的内容。

若有人不小心咳嗽一声,就会被一群人怒目而视,警告恐吓。

虽然已经诵读完毕。

但刚才那简短却似乎蕴含无穷奥妙的新文体小说,在他们脑海中一直回荡,似绕梁三日一般,玄妙之音久久不散。

如今底层人民的娱乐方式很有限,只能靠听听戏剧、小说等娱乐心情

戏剧、小说的创作,依靠的是诸子百家那群有文化的人

这群人数量有限,因此,创作数量也有限,创作周期很长。

普通民众平日里所听到的内容,大多重复,这就导致,很多人早就听得厌烦了。

刚才虞初要宣讲新小说的时候,众人为什么迫不及待的记录?

只因有新小说出现了!

终于可以告别枯燥无味的旧内容。

然而,让这群人没想到的是……自己这群人,竟然高兴早了!

天呐!

更有趣,更脍炙人口的文章,竟然在后头

一相貌平平之人,竟然可以战胜小说家百年积累培育出的弟子!

诵者无心,听者有意!

普通百姓顶多听一个趣,乐呵乐呵,看看热闹。

一不属于百家的乡野粗鄙之人,竟然以脍炙人口的小说,战胜凭借小说,活跃了几百年的小说家。

抛开刚才司匡吟诵的内容,试问,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能让人觉得有趣?

毕竟这个场面,百年难得一见。

稍微有点头脑的,则是把刚刚抄录的《周说》丢到一旁,脱下衣服,在衣裳上书写,希望在忘记之前,把这段内容,抄录,以便日后瞻仰,复读。

抄录之时,如果遇到了忘却的地方,他们又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像是丢了传家宝似的,恨不得给自己几巴掌。

至于精明、财力雄厚的人,已经派家奴去打听了。

人是谁?

是否真的无门无派?

人之才,比起百家镇世宗师,孰强孰弱?

能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