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京师(1/3)
崇祯十四年八月二十八,京师,紫禁城。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松锦之战的奏折到达京师的时候,正是早朝,不但满朝文武欣喜若狂,就连忧心忡忡的崇祯皇帝,也是放下心来。
锦州之围,烟消云散。
建损兵折将,八万之众,更有满洲八旗鞑众两万有余。
更有甚者,阵斩老之子阿济格,一
伪王公大臣无数。
“国之虎贲,国之祯祥啊!”
御座之上,崇祯帝放下奏折,满眼是泪,缓缓站了起来,双手向天,喃喃自语,如痴如醉。
“天佑大明啊!天佑大明啊!”
王承恩也是老泪纵横,鼻涕眼泪一大把。
先有王泰诛张献忠,李自成,再有松锦大战,建
死伤过半,大明的内忧外患,似乎一夜之间,
然无存了。
奏折传阅下去,满殿群臣都是惊喜加,哭泣声、欢喜声响起一片。
“有我大明虎贲,有我国之利刃,保我大明万里江山,国运昌盛!臣恭喜陛下,臣贺喜陛下!”
新任内阁首辅周延儒走了出来,慷慨陈词,当堂肃拜。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殿中群臣一起素拜,异同声。
“为大明贺!”
崇祯恢复常态,朗声说道,目光中掩饰不住的欣喜。
“一战而杀伤建八万之众,天下之幸,万民之幸!臣为陛下贺之!”
兵部尚书陈新甲也是走了出来,肃穆庄重。
“君臣同喜,天下同喜!”
崇祯连连点,抹去脸上的泪水。
战争的目的就在杀伤对方!这个时候,崇祯想起王泰的话来,一针见血。
“陛下,建元气大伤,只要我大明励
图治,或许不用五年,就可以直捣黄龙,天下靖平了!”
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魏藻徳出来,朗朗而谈,洪亮的声音在大殿里回。
这位阁臣志得意满,满脸兴奋,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
他知道,这个时候,皇帝龙颜大悦,锦上添花,无伤大雅。
“陛下,既然松锦之战,建惨败,何不大军东进,一鼓作气,灭了建
的朝食?”
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陈演也走了出来,满激动
心,不知道是愚蠢,还是故意为之。
“陈学士,要不是我军在前方截获了建的粮
三万石,恐怕大军已经 5 班师回朝了。”
兵部尚书陈新甲不满地看了一眼陈演。这个志大才疏、溜须拍马之辈,也不知道是怎么混到内阁的高位的。
“陈学士,你有所不知,师老饷匮,十几万大军吃马嚼,光是抚恤犒赏的银子就得好几百万两,户部是拆东墙补西墙。撤兵,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户部尚书李待问连连摇,这个陈演,揣着明白装糊涂,他是看崇祯帝高兴,察言观色才说这些话,当真是个马
。
果然,崇祯微微一笑,摇了摇。
“一鼓作气,直捣黄龙,谈何容易。”
洪承畴的大军,和清军数相当,粮道漫长,想要一举攻下沈阳,太过想当然。
这一瞬间,他想起了当年那个妄言“五年平辽”的猛,不由得有些恍惚。
“陛下,蓟辽总督洪承畴仓皇突围退兵,与建大军不期而遇,这才殊死一搏,锦州之围才得以抒解。洪承畴御众不严,顾此失彼,臣请治洪承畴之罪!”
兵部给事中光时享站了出来,一番话语让殿中众臣立刻鸦雀无声。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陛下,大同总兵王朴、山海关总兵马科,弃大军于不顾,私自突围,致使两镇大军伤亡过半,若非河南卫军骁勇,大军或已溃散,松锦已为建之手。王朴、马科虽有弥补,但瑕远大于瑜,臣请诛王朴、马科,已正国法,已安军心!”
刑部右侍郎徐石磷也走了出来,力陈大战将领的得失。
“陛下,王朴、马科突围,虽有过失,然决战之时,奋勇杀敌,所部几乎全军覆没。至于洪承畴,粮已尽,与其坐等军心大
,不如突围,殊死一搏。陛下若是责罚过重,恐寒了前方将士之心。”
兵部尚书陈新甲立刻走了出来,上前据理力争。
崇祯脸上笑容散去,目光转向了一旁的内阁首辅周廷儒。
躲无可躲,周廷儒硬着皮走了出来,肃拜一礼。
“陛下,王朴、马科虽有过失,然未酿成大错,姑念其搏杀有功,可贬秩,充为事官。至于洪承畴,兢兢业业,松锦之战也得以功德圆满。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臣附议周阁部!”
陈新甲立即肃拜一礼。
“臣附议周阁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