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长岭山(上)(2/3)

身后,还有大人亲军。兄弟们放开了整,好好杀鞑子,回去领银子!”

“杀鞑子!领银子!”

“杀鞑子!领银子!”

军官们带头挥臂呐喊,军士们跟着狂呼乱叫,紧张的情绪都是缓解了不少。

“下去好好指挥,别净胡思乱想!”

刘朝晖吐掉嘴里的草杆,又折断一根,重新叼上,仿佛里面有无尽的营养。

烟尘扬起,无数精骑簇拥着一众清军将领滚滚而来,天地似乎为之震动,众骑远远停下,一众清军将领向着山上凝目张望。

睿郡王多尔衮为主,正蓝旗饶余贝勒阿巴泰、镶红旗固山贝子尼堪、镶蓝旗镇国将军罗托、镇国公屯齐,科尔沁土谢图亲王巴达礼,土默特旗主善巴,汉军旗孔有德、耿仲明等将领环绕左右。

黄太吉时代,八旗形同虚设,清军出征微微是左右两翼,满蒙汉各旗都有部众跟随,此次松清松锦之战,也不例外。

旗号不同,甲胄各异,头盔也不尽相同,从山上看下去,密密麻麻的头盔海洋,令人眼花缭乱

苍凉的号角声连绵不断,清军不断聚集,人数越来越多,终于清军从北到南,占据了整个大道。

多尔衮观察了片刻,心中暗骂。看明军挖的战壕,火炮攻击效果应该不好,要是仰攻,不知要死多少部下。

清军大营要避开明军的攻击范围,就使得前沿阵地太过宽阔,一旦强攻,肯定会遭到明军的强烈还击,伤亡绝不会小。

要是清军挖壕靠的太近,肯定会遭到对方火炮的攻击,这样一来,清军大营就不得不构筑在战壕以西。

“扎营分南北两座,一为长岭山,一为杏山,深壕马上就挖,避开明军的火炮,不给明军喘息的机会!”

多尔衮吩咐了下去,清军马上动了起来,一部分人安营扎寨,一部分则是在大营之前的大道上排起了长龙,在清军将领的指挥下,挥着锄头、铁铲,埋头在地上挖了起来。

“鞑子在做什么?”

看到清军分成南北两座大营,一座蔓延向杏山,一座靠着长岭山,刘朝晖不解地问道。

“肯定是防止杏山驿从后偷袭了!”

李信观察着清军安营扎寨,忙活个不停,眉头一皱。

“看来,鞑子是一边进攻,一边挖壕了!”

刘朝晖等将领向前看去,清军中无数兵丁手持锄头、铁铲,开始挖掘,长达数里,一眼望不到头

“这些鞑子,也太嚣张,不把我南阳卫放在眼里!”

刘朝晖怒气冲天,脸色十分难看。

这些家伙,距离这么近,大摇大摆挖坑掘壕,也太嚣张了些。

“你是宁远卫,不是南阳卫。”

李信指了指山上飘扬的旗子,脸色凝重了起来。

“刘将军,准备迎战吧。看样子,鞑子就要攻山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李信的话听在耳中,刘朝晖置若罔闻,他看着清军大阵,忽然向一旁的杨当国问道。

“火炮从这里打下去,能打到挖壕的鞑子吗?”

杨当国微微一怔,不由自主向前看去。

“虎蹲炮和弗朗机怕是不行,或许那几门短膛炮能够打到。”

“走,带我去炮兵阵地!”

刘朝晖大踏步离开,杨当国一头雾水,紧紧跟上。

长岭山虽然陡峭,但东西狭长,且大军无法集中到山顶作战,只能是半山腰到山脚挖掘的五道战壕,相当于一个个缓长的 30 度的斜坡,对于进攻一方来说,难度并不是特别大。

但长岭山刚好处在杏山和松山之间,占了长岭山,相当于卡在了这个狭窄的通道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清军若是要隔断松山的明军,就必须要打下明军长岭山的防线。

两里多长的阵地环山而建,半人高的战壕上还有两层土袋。这样一来,火炮可能起不了多大作用,射出的炮弹没有弹射,也许近距离霰弹发射,才有些杀伤。

战壕里,一个个明军将士铁甲贯身,凝神静气,严阵以待。看他们一动不动,军容肃穆,一看就是明军的精锐。

这恐怕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多尔衮向着山上飘扬的旗帜看去,“宁远卫”几个大字清晰在目。

多尔衮稍稍放下心来。宁远卫,双方在关外打了几十年,宁远卫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厉害。

“长岭山,果然是隔绝南北!黄太吉,眼光真毒啊!”

看着眼前的山岭,多尔衮轻轻一声叹息。

黄太吉就是黄太吉,他自诩聪明绝顶,在黄太吉面前,无形中逊色许多。

“睿郡王,这一点,洪承畴也考虑到了。这长岭山,看来是不得不攻打啊!”

饶余贝勒阿巴泰上来,大声说道。

同为努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