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事无巨细(2/3)
下,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国能不由得一愣。去了讲武堂,那就意味着会是王泰的嫡系,可以去河南卫军任职。那些个虎贲,龙虎猛,可不是地方上那些窝囊的官军。
“大,你就不担心我联手李闯,回
反了你?”
刘国能面色尴尬,有些不好意思。
当初,刘国能与李自成、罗汝才结为兄弟,共同起事,后刘国能归顺朝廷,李自成等自然是对他恨之
骨了。
王泰微微一笑,没有正面回答。
“刘副将,河南官军经历数次大战,留下的不过一万多,除去老弱病残屯田以外,剩下的也就五千。我打算整编他们,另成一军,由你任一军统领。新军需要编练,你也需要提升一下自我。你看可好?”
历史上,李自成、罗汝才攻打叶县,正是刘国能守叶县。李自成力攻县城,城陷,刘国能被俘,不降遂被杀。
刘国能生死都不顾,他又怎么能投李闯?
果然,刘国能脸上肌抽动,脸色通红,单膝跪下,抱拳行礼。
“大天高地厚之恩,小
没齿难忘!”
他本是流寇降将,对他有忌的不在少数。王泰此举,显然是要为他正名了。
“什么小,以后都是军中同袍,自家兄弟。”
王泰哈哈一笑,把刘国能扶了起来。
“刘兄弟,关外大战一触即发,或许很快,朝廷就要调我北上,和关外的东虏大战。我走后,这河南,还需要你的看守。”
“小愿意随大
北上,一同抗击鞑子!”
刘国能的迫不及待看在眼里,王泰微微摇了摇,叹息了一声。
“如果中原没有李自成,没有革左五营,咱们兄弟一起北上,征战沙场,收复我中华故地,重拾汉家子弟的尊严。可是……”
“大的意思是……”
刘国能看来是个直爽汉子,搞不懂王泰话里的意思。
“刘兄弟,我想让河南越来越好,百姓安居乐业,吃饱饭,穿暖衣,孩子有学上,都有尊严。我也想让这天下如同河南一般,百姓不再受苦。可是……”
王泰看着听的仔细的刘国能,忽然话锋一变。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刘兄弟,你还能联系上李自成和革左五营吗?”
刘国能脸上又是一红,他手下陕西子弟不少,许多和闯军等都是同气连枝,打断骨
连着筋,亲朋好友、叔侄舅甥的不少。大家私下里也有些书信往来,只要不过分,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你的意思是……”
“刘兄弟,我没有别的意思,我也相信你,不然也不和你说这心里话。但凡事预则立,总要早做打算。”
王泰拍了拍刘国能的肩膀,看了一下工部小书吏,王英知趣地离开。
“我有两个想法,一是你派去告诉李自成和革左五营那些
,只要愿意回来,过往一概不究,本官保他们衣食无忧,高高兴兴地过
子。二是你派心腹潜
两军,伺机而动。大明,经不起折腾了。”
王泰语重心长,刘国能看着王泰,重重点了点。
其实只要河南保持善政,无论是李自成还是革左五营,在中原都没有立足之地。
“刘兄弟,你放心,无论是、财、物,我都会鼎力支持!”
王泰这样布局,也是没有办法。
他的能力,仅局限于河南之内。河南善政,百姓从贼者越来越少,李自成在河南折腾不起来,但他可以去四川、可以去湖广,还可以再回陕西,天下之大,那里去不得。
此君犹如打不死的小强,坚韧果敢,折腾的能力,那不是一般的强,历史也早已证明!
能收为己用当然更好,王泰也有些期待,和李自成合作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不过,江湖上漂泊惯了,安逸舒适惯了,心早已经野了,根本收不回来。让李自成居于下,做个富家翁,连王泰自己都不相信。
“大,我下去这就安排!”
刘国能转身要走,却被王泰喊住。
“绝密之事,你知我知,两三个心腹即可。我从军中挑几个陕西子弟一同前行,互相照应。”
王泰郑重叮嘱,刘国能连连点,心事重重走开。
“大,咱们下一步,先从那里开始?”
王英走了过来,上前行礼。
“王英兄弟,你是那里呀?”
“回大,小
是汜水县
。”
“汜水县,你那里除了汜水关,还有什么古迹?”
“回大,还有汜水渡
,早些年船来船往,不过有些荒废。”
“渡停几十条船没没事吧?”
“大,本就是黄河古渡,上百条船也没有问题。”
“王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