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河南巡抚(2/3)

王泰面色庄重,中气十足,声音铿锵有力,下面跪着的文臣武将个个心惊,一起大声肃拜道:

“陛下万岁!”

范良彦、曹谋等人头披发,一起跪伏在地,寒风中颤颤巍巍,喊了起来。

“谢陛下圣恩!”

王泰心中微微失望。犯事的武将一一格杀,乡宦也是杀了大半,但那些朝中有根基的范良彦、曹谋等人,以及一众文官,却是秋后问斩。

也不知道,他们的家族会不会上下奔走,最后逃脱律法制裁?

要不是报纸上推波助澜,揭露这些横行不法之徒的斑斑劣迹,也不知道,又有多少人逃脱法网、逍遥法外?

本朝,还是待士人太优,待百姓太严。也可以看出,这些个士大夫,能量之大,可以左右朝政。

就说这个范良彦,家族中几位朝廷大员,也许花些银两,过不了几日,就是自由之身了。

王泰憎恶地摆了摆手,军士赶紧怒喝了起来。

“将范良彦一干人犯都带下去!”

范良彦等人被压了下去,王泰看着场中留下的犯人,提高了声音。

“将犯人褚太初、苗思顺、褚孝忠、曹岩,倪成虎、曹放、许定国等人,立刻处斩!”

哭喊声一片中,膀大腰圆的刀斧手上前,手中的钢刀雪亮,犯人们脖子上的木牌被去掉。

“行刑!”

王泰一声大喝,刀斧手手起刀落,斗大的头颅滚落在地,猩红的鲜血喷洒了一地。

“啊!”

围观的官员之中,有人吓的脸色煞白,惊叫出来。

王泰冷冷看了一眼一众官员,这些人里面,全部贪污受贿、贪赃枉法或许过于夸张,但只抓一半,绝对有大批漏网之鱼。

“各位同僚,本官巡抚河南,代天巡狩,是要为朝廷尽力,为陛下分忧。各位要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国分忧。谁要是欺上瞒下,怠政欺民,甚至为祸一方,休怪本官无情!”

“谨遵抚台大人教诲!”

人心思不一,脸色各异,一起肃拜。许多人离去时,汗流浃背,湿了衣裳,也不知是天冷还是心虚。

“大人,这是抄家的账簿明细,请你过目。”

巡抚衙门后堂,书房之中,董有为把犯人抄家的册子,放在了桌上。

“查抄的结果如何?”

王泰一边问,一边打开了账簿。

“大人,共查抄赃银600余万两,黄金30多万两,其中褚太初一家,就有藏银100多万两、黄金十万两以上。其它还有粮食二十余万石,田产三万余顷,宅院四十余处,丝绸、家具、不计其数。”

董有为轻声说道,目光中都是喜意。

抄家折合白银近千万两,王泰新官上任,巡抚衙门的府库可要宽裕些了,做事也要轻松多了。

“白银和黄金,全部解往京师,交于陛下处置。田亩收缴官府,作为屯田之用。宅院和其它家产全部变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卖,所得之财归于官府,以做铸钱之用。”

王泰话说完,董有为眼中的喜色立刻消失不见,浮起的,则是一丝失望。

原以为家大业大,最后只不过喝了点汤,得了点甜头而已。

“通知各卫、各地官府,所得的粮食会下放各地各卫,全部用来赈民。河南天灾不断,流寇死灰复燃,百姓嗷嗷待哺,这个时候,可不能毫无作为,把百姓逼向流寇土匪一边。”

二十余万石粮食,最少也可以救助流民几十万,如今是冬日,只要官府开始赈民,流民从贼的现象,一定会大大改观。

河南旱灾蝗灾,尽管他大力垦荒屯田,但今年开垦的二十几万顷土地,到头来却只有一半的收成。

幸亏番薯带来的巨大收成,不然,肯定是捉襟见肘了。

流寇!

想起这些,王泰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李自成、张献忠现在的情形如何?”

“回大人,张献忠玛瑙山大败后,如今盘踞在四川一带,杨阁部带兵入川追剿,殊无建树。至于李自成,自九月出山以来,在河南西部一带攻城拔寨,开仓放粮,已有部众数十万人,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董有为轻声禀报,王泰微微叹息了一声。

民以食为天,他开荒屯田只有二十来万顷,只是河南耕地的两成多,许多百姓还是吃不饱饭,跟随李自成,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收留饥民,开仓赈民,时机可谓是恰到好处。此君,倒是有几分本事。

不过,想据河洛以争天下,倒是小看了天下英雄。

“大人,李自成几十万部众,不过土鸡瓦犬而已,不用担心。你下一道军令,让小人带军出征,一万人,便能剿灭此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