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夏收(1)(2/3)
以拨出一部分,归军中。”
“张知县,你有心了。”
孙传庭摇摇道:“本官清屯所得,足以供养军中将士。将来若是有求于贵县,还望不要拒绝。”
张名世赶紧道:“一定,一定!”
他本来还想为王泰说几句好话,看孙传庭的语气,还是闭上了嘴。
孙传庭对王泰,似乎已经是欣赏有加,自己又何必多此一举。
众下马,一大群衣衫
烂的百姓围了上来,一大群
不顾天热体乏,纷纷跪在了地上。
“王大,救苦救难的菩萨啊!”
“王大,上天保佑你长命百岁!”
“孙大,你真是个好官啊!”
百姓们哭声一片,王泰脸色难看,尴尬一笑。
“大恕罪,这真不是小
安排的!”
“既然不是你安排的,你紧张什么?还不快随本官上前,把百姓都扶起来。”
孙传庭脸色平静,看不出他心里的波动。
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递上镰刀,传到了孙传庭、谢秉谦、张名世、王泰四手中。王泰赶紧推辞,把镰刀递给了孙传庭身后的左布政使手中。
这事关面子的事,他一个小小的团练总兵、民兵队长,又怎么敢如此僭越!
张名世则是把镰刀硬是递给了徐按察使手中,三名陕西大员和钦差大臣一起,割下了首镰。
“孙大!”
“孙大!”
“王大!”
现场欢声雷动,流民们大声喊着几名父母官的名字,声震云霄,而“王大”三字喊的尤为热烈。
流民们开始收割起麦子,汗如雨下,
奋勇争先,
喜笑颜开。
王泰有些尴尬。流民们大声呐喊,自己的名号竟然排在了孙传庭等各位大员的前面,着实让他心惊。
“王泰,你做的好! 这是百姓的心声!”
孙传庭却毫不为忤。看得出来,他丝毫不介意王泰抢了自己的风。
“王泰,你心系苍生,这是你应得的!”
一旁的徐按察使白发苍苍,也是由衷地说道。
孙传庭挥动镰刀,继续割麦子。他身后的一众西安府官员和军中将领心中叫
(本章未完,请翻页)
苦,却只能跟着上官,照葫芦画瓢,继续耕作。
毕竟是作秀,一众官员在众的“苦劝”之下,不得不停下了手上的镰刀。
路边的凉棚里,准备好的绿豆汤端了上来,一众官员洗了手脸,开始有滋有味地喝了起来。
孙传庭向北看去,渭水以南,矗立着几座极其高大的圆形高物,似乎是烽火台。
“王泰,你编练的乡兵,不错。”
孙传庭暗暗点。王泰这个团练总兵,确实当的称职,怪不得孙守法等
对他推崇备至。
烈下,渭水边的河堤上,乡兵们持枪执刀,站立良久,纹丝不动,光是这军纪,秦兵已是自叹不如。
“王泰,你现在部下有多少?”
西安府团练总兵,朝廷给的定制是2000。孙传庭这样问,自然是想知道具体的
形。
“大,乡兵虽然是2000
,但流民之中又设了民兵,闲时为兵,忙时为民,也有三四千
之数,这些
主要是保护乡里。但民兵和乡兵相比,还是要差上一些。”
孙传庭点了点。刚才他看许多百姓身材健硕,举手投足都有军旅之风,想不到果然如此。
“王泰,以我看,你的这些民兵可都不错。要是打上几仗,不会比秦兵差。”
孙枝秀看着凉棚周围戍守的几个民兵,羡慕地说道。
这些民兵,黝黑强壮,彪悍异常,肃穆之状,令
不寒而栗。
“孙将军,这是自然。你不要忘了,他们也是陕西子弟,也是秦兵。”
王泰的话,让孙枝秀哈哈大笑。
军队素质如何,也和当地的民风有关。陕西子弟的尚武悍勇,千年来一直如此。
“兄弟,你的阵仗搞的真他……的太大了!”
看着一望无垠的麦田,数以万计兴高采烈收割庄稼的流民,孙枝秀连连咂舌。
王泰这家伙,出手都是惊世骇俗的大手笔,由不得不惊叹。
“大哥,这都是的! 兄弟是舍尽家财,这
神上也是
夜煎熬。你看我这
发,可是白了不少啊!”
这大半年来,他可谓是夙夜不怠,兢兢业业,神上和
体上,都是遭受了巨大的琢磨。
“兄弟,你心怀天下,想的都是大事,哥哥是自愧不如啊。”
孙枝秀摇摇,嘿嘿笑道:“每次光拿你的银子,哥哥我都不好意思。”
“哥哥说的哪里话,兄弟这条命都是你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