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基本(1/3)
南山的铁厂、火药厂,加起来占地面积不到百亩,工匠、工、矿工不足千
,规模远远不及大明南北的各大铁厂,但却是戒备森严,非比寻常。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军事化管理下,乡兵们所需的火器、铠甲、刀枪、包括辅助用品,均是来自铁厂。甚至是规模生产的蜂窝煤炉,也是在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到陕西各地,甚至是周围各省。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坏秦岭”一说,有的只是索取。王泰也没有办法,不壮大自己,不要说做些事
,就连自保,都是问题。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治大国,如烹小鲜,即便是创,也必须是一板一眼,来不得半点马虎。
王泰在这铁厂、火药厂的管理上,也是一板一眼,各个工序严格控制,专把关。
尤其是火药厂,更是各类火器的使用基础,没有了火药,火器只不过是一堆铁疙瘩而已。
也正因为如此,火药厂的负责非常重要,王泰最终选择了自己的堂兄王浩。
王浩看起来吊儿郎当,去娱乐场所,但王浩做事谨慎,又博学多才,也有自己的优点。
巨大的化粪池位于山谷沟处,这里树木繁
,旁边不远就是
潭,即便是夏
也是十分
冷,非常适合土硝的生产。
作为火药里占了75%的硝石来说,完全依靠从外买,花费太大不说,流寇猖獗,盗贼峰起,往往运输上也难以得到保证。
现在的这种土法制硝,也是王泰从后世抄袭而来,烂梗一条。
“大哥,制硝需要多少天,一天能制多少土硝?”
王泰站在化粪池前,看着尿和稀粪被水流冲到小坑里,被工在加
砂土搅拌拌匀,然后被推进化粪池中。
“王泰,在池子里发酵二十天左右,就可以收硝土。一天下来,可以得到百斤左右的土硝。”
王泰点了点。如今葡萄牙教官已经到位,火器生产必须加快速度。
看着工们用布封住
鼻,显然是避开气味,王泰心中一动,要是有
罩就好了。
同时,要是有水泥,造化粪池也罢,修建房屋也行,要方便快捷许多。
“一天百斤,一个月就是三千斤。”
王泰微微点了点。目前的产量,大概可以维持这几千
的火器用量了。
“通通”的巨响传来,远处硝烟弥漫,王泰不由得一愣,这炸声似乎并不是火炮所发。
“这是董士元、胡东他们在试震天雷,听这声音应该效果不错。”
王浩脸上肌一阵扭曲,掩饰不住的
疼。每一次这些声音响起,他都是心惊
跳,这表示着,又有很多辛辛苦苦造出来的土硝被消耗掉。
“过去看看!”
火炮的试成功,并且投产,对王泰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虽然和同时代的火炮相比,这些火炮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就是这一点点的进步,比如火药颗粒化、药包和弹包使用、适应于野战的炮车,种种小小的进步加起来,就是超越时代。
其实明朝的火器也不错,但天灾祸、制度上的缺失、军士血气的丧失,
差阳错,一步步地把帝国推向了
渊。
血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无论是皇帝、士大夫、武将、军士、豪强官绅、流寇,都是王朝覆灭的那一片火花。
谁都以为自己可以独掌乾坤,但其实谁都不能左右现实,只能随波逐流,在巨大的惯当中,滑
无底的
渊。
试验场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刺鼻的硝烟味还未散去,看到王泰过来,胡东拿着几块铁皮,一瘸一拐地走上前来。
“胡东,怎么样?”
王泰关热切的目光,让胡东脸上一红,满脸的失望。
“公子,又失败了,你看!”
王泰接过炸碎的几块铁片,长的有半个弹壳、宽度近乎震天雷的半圆,短的也有五六厘米,宽度在三四厘米。一颗震天雷下来,大概只能炸裂四五片,有的只是炸成两半。
仔细看了看弹片的厚度,想起后世的甜瓜手雷,王泰紧皱的眉微微皱了一下。
“胡东,在弹壳上刻出纵横错的凹槽,大约在一毫米左右,再试一次。”
一毫米的凹槽!
胡东心一震,拿着震天雷看了看,兴奋道:“公子,这是个好办法,炸出来的铁片肯定要多得多!”
王泰点了点。现在他没有办法生产出拉火管的手榴弹,只能是最原始的点燃式。至于刻槽,不过是拾
牙慧而已。
王泰看了看旁边的几个震天雷,心一惊。
“胡东,这弹盖是你设计的?”
胡东不好意思笑了一笑,点道:“公子,担心下雨弄湿震天雷,我琢磨着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