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抉择(1/3)
崇祯十二年正月十九、山东、济南城。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城北大明湖畔的贡院,如今已经被改成了练兵的大校场,也是新兵们的训练场。如今,酷寒虽然过去,但那百花争艳的春暖花开,还远远没有来到。
贡院和北城墙之间就是大明湖,贡院距离大明湖相对最近,清军围城期间,贡院里所有房屋的门窗和梁木都被拿去当滚木和取暖,贡院内断壁残垣,一片废墟。
自从秦军进城以后,这贡院就成了新兵的练兵场。
训练场之上,寒风刺骨,呐喊声不断,一万招募的新兵训练的热火朝天。
半天训练队列,半天枪刺之术,相比咸阳乡兵的先练队列,再练枪刺术,济南城的新兵,则是没有选择下的速成法。
谁也不知道,清军会不会杀个回马枪?
清军虽然围城退去,却依然在山东境内的青州府、东昌府、甚至是济南府周围劫掠,由不得城中不小心戒备。
清军肆虐,王泰也是没有办法。孙枝秀的残兵败将,他没有办法再行征调,秦军本就不是自己部曲,又是伤亡惨重。他部下只剩下三千将士,骑兵匮乏,弹药所剩无几,并不具备出城野战的能力。
面对清军的数万骑兵,即便是洪承畴和孙传庭率秦军来援,以他们的几千骑兵,不过三五万马,长途跋涉,
困马乏,机动能力不足,还不是礼送清军出境。
即便是秦军大胆出击,舍生忘死,一两场小胜,无伤大雅,于清军又有何损失?
“刺的时候腰腹一起用力!”
新兵队列前,王国平大声呐喊,亲自做着示范,然后看着招募的新兵们,一次一次地练,汗流浃背。
这些个菜鸟,要是上了战场,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前些子的城
血战,几次城墙都是岌岌可危,但都在秦兵为主的守兵拼杀下,化险为夷。
就现在这些新募壮丁的质量,也就是拿上刀枪的百姓而已。训练新兵,最少也得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再上几次战场,那才算是合格的战兵。
公子说过,拼刺刀,最能体现士兵的勇气和意志,城数
的恶战,也是淋漓尽致体现了这一点。
每一次短兵相接,那些个肠肚流、鲜血迸溅、血
模糊,乡兵硬生生扛住了鞑子的
番冲击,在城
斩杀了上千清军不说,也让清军的围城无功而返。
“不要忘了,鞑子还在祸害你们的父老乡亲,练好了本领,才能好好杀敌!”
王国平大声呐喊,眼光转向远处,训练场上,张元平正在带着新兵们跑步,满的汗水。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刺骨的寒风下,一队队新兵身着棉服,大声喊着号子,脸蛋通红,嘴里呼吸着白气,在训练场上绕圈跑步。
张元平一边跑,一边目光扫向训练场上密密麻麻的新兵,心里不由得一。
济南府团练总兵!
王泰曾经有过的职位,这一次又到了自己。
王泰花了一年时间,不过训练了五六千乡兵。借助清军攻城,他一次就是一万,终于可以和王泰基本看齐了。
咸阳四公子,昔的纨绔子弟,一下子出了两个团练总兵,在整个大明,也是独一份了。
有宋学朱和张秉文联名推荐,还有高起潜在背后使力,团练总兵一职不在话下,或许还有意外的收获。
有说,父亲是王泰命中的贵
,在他看来,王泰才是他父子命中真正的福星。
听说孙传庭率领剿援大军已经赶来山东,恐怕过不了多久,他和王泰,就要不得不各自分开了。
“张虎,你带着好好练一下!”
王国平大汗淋漓,转过看到远处观看的宋学朱和张秉文等
,赶紧赔上笑脸。
“宋大,张大
,各位上官,你们也来了。”
众都是点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点,算是回应。张元平看到上官来到,也赶紧走了过来。
“王壮士,刺枪术不错,不过,这样走过来走过去,真的有用吗?”
看着训练场上的壮丁们,宋学朱眉紧皱。张元平和王国平这样子练兵,他们能对付得了凶狠的鞑子吗?
“大,军中最重纪律,即便和鞑子是2换1,3换1,我大明也是获胜的一方。”
张元平并没有正面回答宋学朱的问题。当初王泰练兵时,他也是如宋学朱这般,最后的结果,不言而明。
清军有多少,大明有多少
,守卫济南城,明军可以损失成千上万,清军能忍受这么大的伤亡吗?
“王壮士,这些个新兵,能上战场吗?”
宋学朱眉一皱,想到了
后。毕竟,回朝以后,他这个巡按御史,还要向君王禀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