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圣女、藩王、瑟瑟石围困之下的石国(2/2)
前突骑施汗国将西突厥左厢拆散后放在此地游牧的,加上本地的粟特牧户(实际上是大月氏牧户后裔,他们是真正的大月氏),牧户遍及东边恰特卡尔山。
当然了,以石国国王那孱弱的约束力,牧户们是不会唯命是从的,实际上,在突骑施汗国存在时,他们效忠于苏禄的时候还多于莫贺咄,在碎叶军将突骑施汗国彻底灭亡后,他们又向孙秀荣、莫贺咄同时效忠。
这些自称“嚈哒
”,好像是以前统治整个河中的嚈哒
的后裔,实际上他们是匈
、柔然、嚈哒、突厥、乌孙的大杂烩,估计是其中的匈
后裔较多,又以白种
为主,河中的粟特
又称其为“白匈
”。
此时的游牧部族似乎很喜欢“九”这个数字,动不动就“回鹘九姓”、“乌古斯九姓”,这里的部落的来源如此复杂,自然不可能是一个部族,也号称“嚈哒九姓”,有部落联盟,平素向石国国王称臣,不过只服兵役,不缴纳税赋。
万俟土屯,是这个部落联盟首领的名字,看起来似乎是鲜卑姓,实际上妥妥的的白种。
土屯,显然是以前突骑施汗国给他的封号(相当于副总督、督军,亚于颉利发)。
以前,在大食侵后,祆教教主是准备将总坛迁往相对平静的石国的,不过却被号称祆教忠实信徒的莫贺咄拒绝了。
个中原因自然很清楚,看看最近发生在火寻国的事就知晓了。
祆教几乎控制着河中诸国的中下民众,若是总坛所在,教主的地位恐怕与国王相差无几了,国王是利用职业贵族兵来控制民众的,而祆教则是用教义控制的,莫贺咄知这一点。
但有不愿意,就有他
愿意。
东边的东曹国国王哥舒迷接纳了已经被李代桃僵的新尊者,随着拔汗那国四分五裂,原本国王信奉的佛教
渐式微,祆教又开始昌兴起来。
而在西边的火寻国,由于圣的介
,更是成了仅次于东曹国之地,由于火寻国地理位置优越,物产富饶,
丁众多,又有职位仅次于尊者的圣
主,在祆教众心目中的地位还有超越东曹国的迹象。
石国,历来是河中游牧于农耕的分界线,各种部族到此融,导致盛产美
,加上为河中之冠的瑟瑟石与银矿,更是富甲河中。
这也是历史上的高仙芝大起胆子以“不臣之礼”带兵灭了该国,从王国府库里运走了十匹骆驼的绝佳瑟瑟石(都是不亚于桃花石的极品),并抢走二公主金丝凯亚的真正原因。
虽然没有接纳总坛,但莫贺咄依旧接受了让其次成为妙水使者兼圣
的安排。
在祆教教义中,祆教徒死后若是要进地狱,是由达雅娜
神(实际上是
鬼,类似于中土的孟婆)指引的,若是要进
天堂,则是由少
指引的,这个少
在
间的代表就是圣
。
故此,圣在祆教中的地位非常特殊。
作为圣,她肯定要侍奉尊者一段时间,跟随尊者学习羊皮卷教义,回到本地后就成为地方最高的祆教领袖。
丁、财物、美
令
觊觎,圣
令
不安,这就是那俱车鼻施的困境。
幸亏该国身处要冲之地,无理论是突骑施、大唐,还是大食,暗中都将其当成了与对方的缓冲之地,否则该国早就灭掉了。
莫贺咄死了,比历史上还早一年死掉了。
他是在纵声色中死掉的。
以前,北面的突骑施汗国虽然霸道,不过只要石国缴足了瑟瑟石和银锭,苏禄大汗并没有过多过问具体事务,至于大唐,虽然贪婪勒索无度,但对于国库庞大的私藏来说,终究不是大事。
但眼下的局面就尴尬了。
碎叶军,既不像大唐,又不像突骑施,他只与你结盟,既不勒索,又不纳贡,但却将你夹在中间动弹不得,还不时率领大军南下。
聪明都知晓,碎叶军,只要他愿意,在短时间灭掉石国完全不成问题。
但他却不,还与你签订一纸划定疆界的文书。
这才是那俱车鼻施惶恐不安的,而其父莫贺咄之所以纵声色,还不是因为惶恐不安导致的?
你如果派威吓,让该国纳贡,那俱车鼻施反倒会心安,可眼下他一点也不安心。
不安随时到来,眼下就是:“是去长安朝觐,接受大唐皇帝的册封,还是直接向碎叶军称臣?”
这太关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