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尾声之二:怛逻斯的秩序(中)(1/3)
越过碎叶川后,商队朝北面一条隐隐约约可见的道路继续前进,几后便进
了一条山谷。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是一条迥异于达奚部陷困境的山谷,两侧的山体都是光秃秃的荒山,黄褐色的山体除了山顶有一些斑驳的雪层,其它地方依旧显露着它的荒凉本色。
这是碎叶川以北、夷播海以南唯一一条由商队开辟出来可通行大车的道路,除此之外,自然还有一些道路可往,不过都是偏僻小道,还要翻山越岭,牧户自然走得,但商户肯定走不得。
这处顶部大多是圆形的荒山眼下自然是荒芜一片,不过在这个时代一到春夏又会变成黄绿加,虽然不如碎叶川流域的满眼绿色,但终究还是可供牛羊啃食。
从山谷开始,一直到五十里外的出
,这一段丘陵
原眼下也成了南边依附于都督府的弓月部以及北面基马克部落的缓冲地带,就算到了冬季基马克部落要南下过冬,大多数
形下也不会越过这条山谷。
但越是这样就越是容易成为各部逃汇聚之处,这些
若是在短时间里没有寻摸到去处,最终自然成了马贼。
马贼,原之
得而诛之,不是
不得已没
愿意
这个。
到了这个山谷后,走了大约半个时辰,纳斯里突然发现原本三十的碎叶军竟少了十个。
这支碎叶军的目是眼下都督府新成立仁勇都的
目,都虞侯宇文邕
。
时至今,已经十八岁的宇文邕
已经完全长成了。
他是典型的南弓,没有混
多少突厥血
的南弓
,实际上就是霫部后裔,说白了就是鲜卑
。
原本在南弓部他所属的部落就是长期与南弓晓月部落联姻的部落,类似于突厥的阿史那与阿史德,契丹
的迭剌与乙室,而他宇文邕
是整个南弓部唯一一名读书
。
南弓部抑或弓月部自然没有文字,而宇文邕又自诩为北周宇文邕之后,自然习练的是汉字。
宽面庞,小眼睛,与一众南弓不同的是他倒是长了一尊高鼻梁让其气质迥异于他
,才十八岁的他上唇已经一抹淡淡的胡须。
从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跟着孙秀荣开始,迄今已历三年,作为南弓部唯一的读书自然受到了孙秀荣的莫大重视,不过一开始他是以学生身份出现的,三年后,他从孙秀荣身上学到了两门极其重要的学问。
一门自然是孙秀荣号称来自大食算法的算术,这可比宇文邕自学的筹算便捷多了,加以算盘辅助,眼下的宇文邕
可以随时取代封常清。
另外一门就是侦察谍报之学了。
来到这个世界后,孙秀荣在十五岁之前由于动弹不得(还是犯官家属身份),闲暇时分最大的成绩就是将前一世一些点滴记录下来,并形成了好几个小册子。
给宇文邕那本小册子封面只有一个字。
“间”
上面的内容自然是前世灰衣卫一些东西,文武都有,这些年,孙秀荣除了教授寻常少年兵读书识字,教授步战、骑战、战阵之法,教授转为工曹的席元礼冶炼、锻造、打制铁器,最大的功夫便是花在宇文邕身上了。
达奚部战事告一段落后,宇文邕的仁勇都又兼任着虞候都的职能,故此,宇文邕
身上又多了一本大唐经过二李(李靖、李勣)编纂、修订过的军纪典要,这倒不完全是孙秀荣功劳,他是结合二李的典要以及前世瀚海军的军纪略作修订而成。
得知纳斯里的疑惑后,他说道:“纳老板……”
话说自从孙秀荣掌管怛逻斯后,由于对招募上来的少年兵都教授汉文读写,又让这些少年用汉子书写自己的名字,城里自然也形成了使用汉姓的风尚,纳斯里便用“纳”字作为自己的汉姓。
“这伙马贼都督府早就知晓了,半年前,彼等还曾抢劫了偶然越过山谷放牧的弓月部牧户,虽然只是抢劫了一些牛羊,并没有伤,不过弓月部还是上报了给了都督府……”
纳斯里听了倒是有些感慨。
“以前,无论是石国还是西突厥、突骑施管辖,若是有马贼抢劫牧户或商户的,都不会前往处置,都由商户或牧户所在的部落自行理会,除非马贼抢到了怛逻斯城中掌握军权的某大将家眷的商行才有可能前往追剿”
“依着弓月部上万户的威势,若是放在以前,手底下的牧户又被马贼抢劫的,肯定是自行处置了,没想到彼等却能忍着,还报到了都督府,可见都督府在彼等心目中的份量!”
宇文邕继续说道:“当时都督府正在与处木昆部、达奚部作战,没有
力理会彼等,眼下正好得空,自然要好好对其教训一番”
“以前,我等虽没有前往围剿,不过仁勇都的在当地牧户的协助下却大致摸清了这伙马贼的底细”
“我等刚一进这段山谷,就发现了彼等踪迹,眼下这伙马贼肯定收到了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