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旷世绝恋(1/2)

终于还是有学生忍不住了:

“这事儿能和郭靖黄蓉有什么关系!”

“不是剧上的关系,而是小说创作上的关系。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王教授的回答既在大家的意料之外,又在理之中。

喝了茶。

王教授不急不缓道:“之前我已经给大家讲过好几节课的雕,而在讲雕的时候,我应该有强调过一件事即:

郭靖和黄蓉的是互补。

他们的结合,符合我们蓝星传统思想中强调的和而不同。

这也导致郭靖黄蓉的组合被称为‘国民侣’。

如果再加上神雕的成全,这对夫妻几乎可以用完美无缺来形容。

而在这种时候。

楚狂就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

如果选择同样的创作模式,那不管他怎么写杨过和小龙,这一对的结合,都不可能再超越郭靖和黄蓉了。

这个问题你们想不到。

因为这是属于作家的创作难关。

而最终楚狂给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杨过和小龙,与靖蓉恋书完全反着来的,所以郭靖和黄蓉这一对有多完美,杨过和小龙这一对就有多凄惨。

杨过断臂。

小龙失身。

楚狂想表达的是:

世界上不是所有都像靖蓉恋那般美好,残缺和不幸的结合,同样可以成为侣的典范。

这就是我说的,教科书式的突

因为楚狂的壮士断腕,成功探索出了武侠小说感戏的另一种可能,这是其他所有作家都应该学习的行为,所有作家都应该敬仰的勇气!”

台下。

学生们的表逐渐茫然。

不是他们听不懂,而是从没想过:

原来楚狂在写《神雕侠侣》的时候竟然面临着创作上的困境。

王教授说的没错。

靖蓉恋这种模式无法超越。

如果楚狂不换一种侣结合的模式,那神雕就只能是雕的附属,甚至是对雕的模仿。

楚狂有写作上的自我追求。

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反而书值得鼓励的。

难道非要和大多数作者一样,写来写去都是同一个故事,不断自我模仿去换一张张类似的皮?

这一刻有稍微有些理解了这段剧

却仍然心有不甘,为此很快便有举手发言:

“这种突一定要以小龙失身为代价?”

“一定要。”

王教授开道:“如果不是小龙的失身误会而负气出走,在那个墨守成规的时代,这对师徒会发现彼此的心迹吗?这是二感的转折点,于读者而言不可接受,于作者而言却合合理。

因为这本书的主线是

杨过和小龙注定要面临考验。

师生恋,书世对他们的考验;断臂和失节则是对他们彼此的考验;十六年之约,则是时间对他们的考验。

此外还有第四重考验。

不过这是属于杨过的考验,那就是桃花劫。

小说中多少孩为杨过痴迷不已,她们都何等优秀,可杨过从到尾都没有动心。

这四重考验,于神雕而言缺一不可!

因为这四重考验正是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换了你们面对这些考验,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也能做到?

而如果没有这些考验的铺垫,十六年之后,杨过心如死灰的纵身一跃,又是如何在刹那间打动了所有读者的心?

我再问一句。

真看到了这段剧的大家,还会记得小龙失身和杨过断臂的各自残缺吗?

至少我不会。

我只是真心为他们的相聚享受而感动祝福。

这就是他们彼此残缺的意义,为的就是让读者感受到最震撼的感高,看到那一株十六年后仍然在顽强中盛放的花!”

这一刻。

台下的学生,内心有异样的感受在不断涌动,他们愕然的发现,自己好像隐隐被王教授说服了。

“四重考验?”

“原来楚狂写小龙失贞和杨过断臂,竟然有这么刻的用意?”

“靖蓉恋让读者看到了的美好;龙过恋则是让读者感受到悲虐的一面?”

“而小龙失身,本身就是剧不可或缺的感转折点?”

“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样?”

“难怪说杨过断臂和小龙失贞要放一起分析,原来是要写出两个各自的残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