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人才也不惯着(1/2)
“大丰收,大丰收,大丰收……重要的事
要说三次……”张钰可不管洛阳那边什么反应。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自己仗也打了,贼首也送过去了,接下来当然是清点收获的时候。
这一路过来,只要遇到的县城,基本钱粮全部搬空,武器甲胄这些也基本没落下。
世家豪族的藏书也拿了不少,不过基本都是这边没有的,或者疑似没有的。
戏志才的记忆力再厉害,也不可能把藏书都给记住。
至于重复的那部分,路上给陈王留下来了。
“就目前的存粮和武备,就算明年年景不太好,也能维持五万军队的开销。”戏志才有些无奈,泰山郡属于群山环绕的一个郡,耕地并不是很多。
若非出于这个考虑,就算是十万士卒都是可以养得起的。
让戏志才措手不及的,是回来才知道,张钰允许今年租种官田的百姓,只需要缴纳三成的税赋,同时废掉了许多不合理的关卡和税赋。
这意味着,整个泰山郡的税赋,都下降五成以上……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张钰在写给朝廷的奏报上,以‘泰山郡经历激战,秋收受到影响’为由,没有上
今年的税赋。
实际上不仅是没有上
,他还申请后续三年的税赋免除。
朝廷给不给无所谓,反正他也是不打算上
的。有那么一封奏折,最多有个台阶可下。
“就泰山郡这地方,三万
已经足够守住各个通道。五万
,已经差不多能再把一个郡给打下来。”张钰笑道,毕竟这不是五万士卒,而是五万战兵!
战时加上民夫,以及辎重后勤兵,
数大概在十万上下,对外宣称是八十万大军,问题也不大。
有一说一,曹
赤壁之战八十万大军,战兵两三万。
所以长社之战,波才部实际的战兵才多少?
是不是,每个拿起武器的百姓都算士卒?
还有,是不是真有百万?
这个问题就算问张贲都没用,毕竟他是张曼成部的。
不过就他的分析,估计也只是好撑百万。
把老弱
孺算上去,还有一路打过去的损耗,男丁,尤其算是战兵的,大概也就两三万左右。
真有百万大军,就长社那种三四米高的城墙,就算皇甫嵩过来支援,波才要打下来,还不是分分钟,轻轻松松的事
?当时那天气越来越热,这也是个问题……
“教主打算扩张了?”戏志才大喜,就该这样,总不能一直怂在泰山郡吧?
不过今年估计不太行,刚刚合并起来的士卒,还在进行整训。
还有就是天气已经到了秋末,即将到达冬季。
好在提前准备不少房屋,新来的那十万新
,应该不会受冻。
“扩张当然是要,总不能都在泰山窝着。问题多了一个郡,你们吃得消吗?”张钰看向戏志才。
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戏志才都不得不沉默。
他们这帮
,大概也就只有董昭有当县令的治政经验。
到现在统筹一个郡的事务,说真的,大家都在适应。
然后明年突然从一个郡变成两个郡,政务,治安,军事等问题可不仅仅是扩充一倍。
超过两个郡,众
的身份,要逐渐朝着州牧府衙的方向发展。
“对了,霍氏和苏氏的一年之期,好像已经到了吧?”戏志才很清楚,张钰麾下最缺的就是文臣,开设学习班很大程度,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文臣。
两家子弟,在队伍里面当了一年的启蒙老师,基本各部士卒,晚上都有两个时辰的上课时间。
运气好的话,以后可能会有一些中高级军官,会从他们之中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两家子弟在这一年里,每天都接触太平教的教义,每周进行一次忠诚教育。
一年之后的现在,按说大概半个月前,已经是他们接受考核的时候了。
“哦,他们两家啊……”张钰也想起来了,“不合格的都已经送去挖矿烧炭,合格的,许他们派一个子弟回乡,看能不能接管原本的产业。其余的,安排在泰山这边落户……”
也有不少子弟,开始进
军政两届,同时又有四个年轻的族
,明年将
学就读。
“那属下这次带回来的那些家族,是否也按照这个来?”戏志才询问。
“主动合作的,按照一年之期的标准考核。态度恶劣的,直接算考核失败。”张钰随
说道,“我们的势力慢慢变大变得稳固,
才方面也慢慢不再缺乏。也就是说,其实我现阶段,已经不需要再看任何豪强的脸色!”
不配合就灭掉,反正名声什么的,在豪强那边就从来没有过,没必要迁就他们。
“颍川书院那些……”戏志才主要还是担心那些学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