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荣归故里(2/3)

时候,才八千不到,听说大侄子有兴趣,直接说了,一百万拿走,分期也不要利息。

如果电视台再给个三十万,那就够一半了。

对于一个毕业才几个月的大学生,已经战胜了99%的了。

东安卫视还是挺不错的,至少肖一若感觉如此,只要有能力,做出成绩,赚钱不是问题。

电视台和电台相比,严谨许多,主持没录影,也是得到电视台坐班。

他这个月的出勤打卡可谓七八糟,力部门的同事直接联系自己,不用担心,好好准备比赛,别考虑出勤的问题。

昨晚上,接到了新节目导演的电话,知道他的行程后,主动询问,啥时候开会比较好,可谓给足了面子。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第二天天下午,肖一若睡饱了后到达了电视台,连门卫大叔看到他都竖起大拇指,更别提楼里各单位的同事。

姚建国同志特地来到办公室,顺便带上了伴手礼,纸笔套餐。

下午三点,在见过向东等领导之后,肖一若回到了办公室,里攒动。

粗粗一算,将近有五十

其中包括肖一若,郑秋曼两位主持,民间,专家,各七,导演,编剧,摄影师...

这还不是全部。

电视台里,除了导演,编剧之外,像是摄影师,音效,剧务等等员都是公用的,技术好的老师,可能要负责要几个节目。

棚内拍摄,特别是有现场观众的,至少工作员在三十以上。

肖一若看到了不少熟,不只是电视台,还有八字胡等几位老板,再度见面,老板们挺激动。

他们能参与电视节目录制,很大一部分原因得感谢面前这位小年轻,给大伙都添了条门路,不单单是赚钱,关键有面子。

听说八字胡他们要上电视,家,朋友,古玩街上的同伴们是支持加羡慕。

本来,只是个小老板,个体户,上了电视,犹如镀层金,一下感觉不一样了。

特别,来开了几次会议后,更是信心满满。

这个节目投资预计一千五百万,暂定每周一晚八点播出,而且,是长期节目,并不按季播出,每次会有两方各有五位老师上台,如果表现好,可以不用被替换,一直录下去,这对于自家生意,可是相当大的助力。

“之前咱们开了会,不过员到的不是很全,特别是肖一若老师一直在比赛中,今天我也代表咱们节目组,对于肖老师拿到金话筒表示祝贺。”

啪啪啪啪啪!

肖一若起身微微鞠躬感谢:“不好意思,之前耽误了节目的进度,接下来,我会努力跟上,绝对不拖大家的后腿。”

客套几句,进正题。

导演坐在那放弃了ppt:“我们的节目名称已经定下,《中华鉴宝》,泱泱五千年文明,无数的瑰宝散落民间,许多有价值的器物因为持有不懂,被束之高阁,或是随意丢弃。

节目的宗旨,便是寻找这些蒙尘明珠。

和计划一样,节目是以比赛的模式进行,选手是我们专家队以及民间队组成。”

导演左右指了指:“其中,专家队是由省博物馆黄长涛老师带队...民间队由主持肖一若兼队长。

每期节目,会有六到八位鉴宝带着各自的宝贝请诸位鉴定。

其中真真假假,得靠诸位老师的眼光和经验去评判。

有一点,请老师们一定要注意。”

导演找到字体加黑加粗的一页:“那就是价格。

对于多数观众来说,文物好不好,价格高低说明了一切问题。

但,咱们是节目,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每个器物上来,千万别直接谈价钱。

最好,能附上当时的背景,或者其他一些故事。

相信对于黄老师你们来说,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黄长涛看着快七十岁,带着个眼镜,从外表上看就是个有学问的小老,听完导演的话后微微点:“我们别的不敢说,五代十国,近两千年的历史还是说的出的。”

导演微微一笑:“那就好,邓老板。”

他转看着八字胡。

“邓老板,你也别担心,我知道,可能学术上的东西,你们比黄老师可能有所不足,但却有自身的优势。

每天和五花八门的顾客聊天,接触的和事都比较多。

你们的任务,是将这些有趣的经历通过节目说出来,例如玉石的骗术,例如做假的方式。

我觉得,观众对于专业知识,会对这些更加有兴趣。”

显然,这些话是单独和肖一若说的,其他听完之后,并没有什么过多的反应,相信,之前开会已经通过气。

一个节目,不只是工作员需要准备,嘉宾也是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