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003章 家人(2/3)
!”
说着俆章还不忘抬挺胸,抬手曲臂,挽起袖子给祖母看他那隆起一丢丢的肱二
肌。
俆章的到来总算是给沉闷的屋里带来一丝活跃的生机,梁氏和母亲都柔柔的笑了笑,祖母脸上的愁容也退去了不少。
“我家章哥儿长大了,懂事儿了,知道心疼祖母了。”石氏看着这个孙子,眼中已经泛起了泪花。
昨晚的事她醒来的时候都听几个儿媳
说了,得亏了这个小孙子,她要是真摔实了,哪里还能像现在这么安安生生的坐在这儿。
“可不是,”大伯母梁氏也笑着说:“昨儿个亏得有章哥儿在。”只是眼中还有几分侥幸和后怕。
俆章笑了笑,没接话,忽然想起来方才阿娘的话,可屋子里却不见徐锦和徐绣。
便不禁问道:“大伯母,二姐和三姐呢?”
梁氏把碗放下,走到桌边倒了碗水,端给石氏:“家里现在也没事儿了,我让她们去打点猪
回来,光凭你大哥四哥的话打的怕是不够喂。”
徐家养了两猪,平
里喂得就是糠皮儿混着猪
,不过大多都是猪
,糠皮儿不多,这个时代,家里
吃糠咽菜的
都不少,糠皮儿虽说不贵,却也不便宜,好在徐家的地不少,每年的产出也不少,家里的糠皮儿也用不着去外边买,每年自家打出来的混些猪
也够用了。
“四哥今儿个不用去学塾吗?怎么有时间和大哥一块儿下地?”
徐家家境殷实,村里前些年又办了个学塾,十里八乡但凡家里有点条件的,都把孩子送到学塾里跟着傅秀才读书,不求考取功名,但求能读会写,识得些字,多些出路,也好过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儿,靠着老天爷赏饭吃。
徐家孙辈的三个男孩儿都去过学塾,大哥徐彬在学塾学了一年多,可却并没有多少天赋,只启了蒙,学了些百家姓和千字文,四书五经学的却不明就里,倒是跟着傅秀才囫囵学了些史,之后便放弃了学业,准备今年过了秋收之后就去镇上找个活计,存些银钱,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四哥徐文比徐彬倒是强上一些,可也没强多少,而且徐文的子有些跳脱,受不了读书的枯燥,坐不住,以前总是吵嚷着要去外边闯
,不过年纪还小,
子也不够沉稳,祖父和二伯都不放心,便把他拘在家里,一边读书习字一边帮着家里做活。
梁氏说:“你四哥大早就去学塾里和夫子告假了,这几
家里
糟糟,他哪里还有心思读书,昨儿夜里还非吵着要和你祖父一道去县里呢,傅先生说了,让你这几
也先不用去学塾,等家里的事
处置好了,再去也不晚。”
俆章点了点,自家爹爹出了这样的事
,确实很难无动于衷,吵着要去县里也属
之常
,况且徐文今年十三岁了,在这个时代也不算小了,有的
家这个年纪已经娶妻了呢。
眼看着屋子里氛围又沉了下去,俆章眼珠子一转,起身往外走去,不一会儿就抱着小小一只的明月走了进来,徐晴拿着拨
鼓跟着后边。
把小明月塞到阿娘洪氏怀里:“阿娘,你自己带着小七,我和小六去山上捡些柴火回来,我瞧着厨房外柴火没剩多少了,这几
家里
事多,你们怕是也没时间去山上打柴。”
说完不等洪氏回答便把徐晴手里的拨
鼓取下来塞到小七手里
,拉着徐晴便匆匆走了出去。
“你身子刚好,别累着了。”
“哎!你带着小六小心点,别跑远了!”
“晌午大,别晒着了,早些回来。”母亲洪氏追到门
,大声叮嘱着。
“知道了!阿娘放心吧”俆章冲着洪氏摆手笑了笑,拉着徐晴去了灶房便的小柴房。
说是柴房,其实就是贴着灶房墙边搭的一个简单的棚子,顶上盖的还是杉树皮和茅。
洪氏抱着笑呵呵把拨鼓转的叮咚响的小七,有些无奈的道:“这小子没半点儿定
,在家一刻也坐不住。”
傅氏看着正咧嘴呵呵笑着的小七说:“小孩子都这样,文哥儿小时候比章哥儿还跳脱些。”神色已经好了许多,只是眼睛附近仍有些红肿,瞧着一时半会儿是消不了了。
梁氏却眼珠子一转,看着呵呵笑的正欢的小七明月,眼睛也跟着一亮,心里嘀咕小五这小子还真聪明,知道把小七送进来。
这呐,一闲下来就喜欢胡思
想,若是手里
有活要忙,哪里还有那么多时间担忧这个担心那个。
况且小孩子素来都是喜庆的,小七又是家里最小的,极受一家
的宠
,老老少少,没有不喜欢这个小丫
的,便是坐在床上的石氏目光也不禁被坐在洪氏腿上拿着个拨
鼓咯咯笑个不停的小七吸引了过去。
屋子外,俆章把挂在柴房墙上的小背篓取了一个下来,给小丫
背着,自己则拿了把柴刀,把用麻绳绑着的木鞘绑在腰上,木鞘在后腰处,柴刀
在鞘里,别在腰后,兄妹两便出了门。
小背篓不大,是祖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