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DNA储存(1/4求订阅)(2/2)

“语言”。

当复制一份计算机文件时,dna数字存储系统首先把硬盘信息中的二进制数翻译成定制代码,然后借助标准dna合成机器制造出相应的碱基序列。

这一序列并非一个长分子,而是多个重复片段,每一个片段携带一些索引细节,明确各自在整体序列中所处位置。

这样的系统虽然显得冗余,优点是即便某些片段遭损毁,数据不会丢失。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用来读取生物体dna的标准设备可以读取信息,当即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dna储存技术比起现有的磁盘储存技术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1克dna储存的数据相当于300万张cd储存的数据。

而且dna存储数据保存时间可能长达数千年甚至百万年。

与硬盘、磁带等存储介质不同的是,dna不需要经常维护。

就读取方式而言,dna存储不涉及兼容问题。

不过可惜的国际上现有的dna储存技术是有缺陷的。

固相合成相比于磁盘和硬盘存储还是太慢,数据读取的不稳定,dna主链是磷酸酯基,并不是很稳定……。

其中最大,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缺陷就是造价太高了。

一个碱基的合成成本约为0.05-0.1美元。

按照目前他们的信息存储技术,8个碱基可以编码一个字符,那么要合成100mb的数据需要花费两千万美元。

所以现在全世界只能让dna储存技术待在实验室里,而不能实际应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