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5章 双管齐下(1/2)
放在十年前,蒲罗中的名气是非常低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除了一些海商对东海渔业大力修建的新城池有点印象之外,其他都是闻所未闻的。
但是到了贞观二十年,蒲罗中的知名度已经比大部分的大唐州县要高了。
你走在朱雀大街,随便找几个百姓问一问,他们可能不知道江南道的汀州、豫州之类的州府,但是十有八九却是知道蒲罗中。
至于喜欢看报纸的,那就更是知道蒲罗中的厉害了。
不管是《大唐报》还是其他的报纸,隔三差五,总是会有一些蒲罗中的相关报道。
甚至在长安城的一些蜂窝煤铺子里,还有蒲罗中那边初版的《南洋
报》售卖。
这座距离大唐非常遥远的城池,以其独特的活力,在大唐的曝光度绝对是非常高的。
这座城池如今长期生活的数量,也已经突
了十万
。
如果把蒲罗中四周的一些岛屿上的计算上去的话,那么
数量已经
近二十万了。
虽然对于长安城来说,这么一点实在是不够看的。
但是在海外,要有这么一座大城池,还是非常不容易的。
最关键是前往蒲罗中的大唐百姓,这几年一直都在增加。
下南洋对于许多来说,已经不是那么谈之色变的事
。
特别是江南道和岭南道,由于有定期前往蒲罗中的船只,百姓们要背井离乡去讨生活的话,难度其实没有那么高。
“吏部上半年的考核已经展开,借着这个机会,我觉得可以向陛下提议安排一些优秀的官员前往蒲罗中任职。
作为一座大海外的大城池,吏部还从来没有安排官员过去任命。
楚王殿下也从来没有主动地向吏部请求支援,长期这样下去,蒲罗中就变成法外之地了。”
作为吏部尚书,高士廉还是有很多办法可以手蒲罗中的事
的。
虽然蒲罗中孤悬海外,肯定会有它的一些独特。
但是不管怎么说,吏部要手蒲罗中的官员任命,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
“舅舅,蒲罗中是楚王府修建起来的城池,如今也完全把控在楚王党手中。
如果单纯的安排官员过去,估计一般的都不愿意去那里任命,不愿意跟楚王府作对。
并且,哪怕是安排我们的过去,效果可能也很有限。
毕竟,我们不可能一气安排大量的
去蒲罗中上任。”
长孙无忌虽然想要以蒲罗中为切点,介
到楚王府海外的统治土地的管理之中。
但是显然也知道这个事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实现,所以他今天才要过来跟高士廉好好的商量一番。
“无忌,这个我倒是觉得你不用想那么多。要对付楚王府,自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甚至都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
只要我们把蒲罗中的官员任命权利的大义收回到吏部,那么哪怕最开始全部还是任命蒲罗中现在的员为官,也是可以接受的。
后面我们可以慢慢的改变这种局面,让大家默认这种局面。”
高士廉看问题的角度,显然还是非常高的。
海外的那些领土,现在的归属是不清晰的。
他首先就想把这个问题确定下来。
只要这些地方全部纳到大唐的州县之中,那么不管是哪些官员在任上,都是可以接受的。
像是登州、凉州这些地方,虽然是大唐固有的州县,但是现在一样被楚王府的把持着。
高士廉没有指望一下子就改变这个局面。
除非李宽了大逆不道的事
。
“嗯,这个方法倒也可行,楚王府的也很难跳出来反对。
这个时候他们要是敢不同意,那么我们就可以弹劾李宽有私心,想要在海外建国,想要谋反。”
论起扣帽子的水平,长孙无忌不觉得自己会比别差。
反正这就是阳谋,自己这边抛出来之后,看看楚王府的能够怎么接。
“这个事,我们最近就可以先在朝会上抛出来,打李宽一个措手不及。
并且,我们最好就能同时找到其他的几个事,一起抛出来,到时候哪怕是其中一个达不成,也算是一个胜利。”
高士廉想了想朝中现在的况,虽然房玄龄跟楚王府的关系很密切,但是并不能说是楚王党。
准确的说,房玄龄是帝党。
谁是皇帝他支持谁。
其他一些朝臣,要么是帝党,要么是长孙党,属于其他派别的非常少。
除了程咬金那些武将,跟楚王府关系比较密切之外,李宽在朝堂上的势力,并不算很大。
更多的时候,楚王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