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探索新大陆(2/5)
等到四马车消失在视野之中,他就带着百官回城了。
……
“观狮山书院格物学院号”缓缓的靠近渭水码。
时隔一年,李耿和李义协再次回到长安城,心中的满腔抱负即将实现,可谓是意气风发。
“李兄,等会你是先回府上,还是先去书院?”
李义协满脸黝黑,早已不像当初的小白脸模样,看着码上不断往船队靠拢的帮工,再一次跟李耿确认着一会的行程。
在回来的途中,他们已经知道了大唐这一年发生的大事。
刚开始,他们为朝廷征服了高句丽而高兴,可是很快的,这个高兴又被长孙皇后的去世所取代了。
好在时间可以抹平一切伤。
进贞观十七年之后,大家对长孙皇后的离去,已经没有那么敏感。
事实上,不管是谁去世了,除了最亲的几个,其他
很快就会把他忘记。
“这一次我们带回来的主要是各种各样的特殊作物和动物,金银财宝之类的黄白之物非常的少,再说了,我们都已经出海这么久了,也不差一时半刻,所以我们还是先去书院吧,把船上的东西先接给农学院的那帮
。”
李耿从小到大,就很少能够在家中看到自己阿耶。
所以对于回家,他并没有那么迫切的心。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就对自己的父母没有什么感。
“也是,那些特别的动物,如果没有接好,指不定就直接给弄死了,到时候就白白
费我们的一番心血。楚王殿下当初在书院给大家做演讲的时候,提到过好几种那些特别的动物,当时真正相信的
并不多。哪怕是我们上次从澳洲回来,跟大家谈到了
袋兽的
况,很多
都还是不信。这一次,我一定要让那些
睁大眼睛看看,这个世界不是只像他们眼睛看到的那样。”
李义协自然知道,不管是观狮山书院,还是长安城里,不相信自己之前说过的话的,大有
在。
“嗯,听说作坊城在修建一座万兽园,也不知道修建好了没有。到时候我们带回来的这些动物都放在万兽园养殖的话,估计就有机会让普通百姓也去看一看了。不过可惜的是,这一次我们带回来的动物种类还是太少了,像是楚王殿下说的那种能够在极端严寒的地方生活的鹅,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活的大白熊,我们都还没有找到。甚至那种体型巨大,颜色鲜艳,能够学说话的金刚鹦鹉我们也没有找到。”
李耿基本上翻阅过每一场李宽在观狮山书院做的演讲的记录稿,对立面涉及到海外的事,异常的关心。
当然,他的关心重点,跟其他不大一样。
哪里有别没有发现的大陆,哪里有别
没有发现的动物,哪里有别
没有发现的植物,这些能够扬名立万的东西,是李耿最关心的。
这也是李义协最关心的。
因为这种同样的关心和期待。李耿和李义协才跟亲兄弟一样的走上了出海的道路。
要知道,作为李忠和李君羡的嫡长子,他们两个完全可以躺赢啊。
“这个世界太大了。这几年的航海,已经证明了楚王殿下描述的那些东西都是正确的,放在格物大厦面前的那个地球仪,是准确的。而盘点一下我们了解过的地方,居然还不到这个世界的一半,甚至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哪怕是我们今年成功前往美洲,也只能了解美洲的一小部分区域,真正要了解整个美洲,还需要非常长的时间。都说我大唐地大物博,其实去到外面的世界才会发现,这句话并不准确。你占城那些百姓,许多都非常的懒惰,一点没有我们唐勤劳的样子,可是却是很少听到有
饿死的。
因为他们哪怕是什么事都不做,单单去森林里采摘各种水果,就能填饱肚子。而他们种稻谷,懒得甚至是收割了一茬之后,直接不管,等到稻子重新长出来之后,再次收割。这要是在关中,根本就不可能这样做啊。”
李义协在海外待的时间越长,对这个世界就越是充满兴趣。
如今,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唐走出国门,去外面看一看。
虽然海外贸易的巨大利润,带动了许多商家出海。
但是,除了经商,普通百姓去海外讨生活的,少之又少。
哪怕是东海渔业已经开通了扬州至蒲罗中的客运航线,愿意背井离乡去海外讨生活的,也少之又少。
“确实是,不说南洋周边的蛮夷,单单那个澳洲,只要有大唐百姓愿意过去,只是简单的过着放牧的生活,也绝对比国内要舒服很多。这一次,我一定要跟楚王殿下汇报,让他支持我们鼓励大唐百姓出海的行为。”
“嗯,确实是要鼓励更多的百姓出海,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占据那些富饶的地段。并且我们要继续探索这个世界,也需要更多的大唐百姓在各个补给点扎根生存,否者,总有一次出海,我们会回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