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安全问题,首当其冲(1/4)
李宽一马当先,冲进了辽东城的城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一路上,他已经基本了解了整个高句丽战场的况。
很显然,现在是分配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王爷,以炼铁作坊为代表,我们王府旗下几乎所有的作坊,都已经安排了员来辽东开始分号;南山建工更是已经开始修建幽州到营州的水泥路,长安城也有其他几家商家开始在辽东城修建水泥作坊。”
李宽刚刚进城,就有楚王府的在城门
附近呼喊着迎接自家王爷。
通过之前的飞鸽传书,楚王府早就开始往辽东输送物资和员。
李宽即将来到辽东城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
戴全作为楚王府的技术权威,这一次几乎所有作坊都过来开设分号,他自然也跟着过来了。
“嗯,动作快一点!让商家们感受到建设辽东的紧迫,错过这个机会,以后要想有这么好的机会,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街上的行不少,李宽降低了马速,跟戴全说着话。
等会肯定要直接先去见李世民,肯定会商讨到今后辽东的安排。
自己这里先具体了解一下自家王府在辽东的况,也是很有必要的。
当然,他也没有想着单独把辽东这一个新建的道的所有商业利益都吃到肚子里,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李宽对未来的规划。
辽东是个好地方,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矿藏丰富。
很多关中难以展开的设想,都可以在这里试一试。
“属下明白,其实朝廷也已经在鼓励商家往辽东发展,大唐运输集团如今已经正式开通了长安到辽东的公共马车。朔州到幽州、幽州到营州、营州到辽东城的公共马车也都已经动了起来。如今,每天都能看到各地的商家在往辽东城而来。”
“大唐报在辽东城有安排写手吗?”
李宽听完戴全的话之后,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回问了问王玄策大唐
报的事
。
“王爷,骆宾王亲自带了几名写手待在辽东,不过现在有可能还在其他城池寻找材料。”
王玄策作为李宽的私幕僚,几乎掌握着楚王府所有的事
。
很多小事李宽不可能亲自跟踪,只能是提了一嘴之后,由王玄策安排去落实。
“嗯,回让他在《大唐
报》上面单独开辟一个版面,介绍辽东的风土
、物产
况;朝廷很快就会有大动作了,大家对辽东的
况会比往常更感兴趣。”
新设辽东道,把辽东彻底纳到大唐的版图。
这可是出征前李宽就跟李世民建议过了的事。
朝中不少大佬也都听说过了。
如果到时候朝廷大费周章的设立了辽东道,劳民伤财之下却是没有见到什么效果,估计到时候肯定会有一帮在那里弹劾李宽。
虽然李宽不怕弹劾,但是他不希望辽东的开发是以失败告终。
……
“陛下文成武德,千秋万载,一统辽东,万民之幸!”
时隔几个月之后,再次见到李世民,李宽自然要送上一顿溢美之词。
反正说好话又不要钱!
“宽儿你回来的正是时候,这是朕让整理的辽东舆图,你过来看看,准备怎么开发辽东?”
李世民当做没有听见李宽的废话,直接切主题。
而在殿中,岑文本、牛进达等早就在那里了,就连房玄龄、长孙无忌、唐俭等
也从长安城赶了过来。
新增一个道,涉及的问题可不小。
朝中上下,自然很关注。
“陛下,如今的辽东,估摸着有超过两百万高句丽,但是唐
的数量则是不超过十万
。要开发辽东,首选需要解决的就是唐
的安全问题。”
马斯洛需求将的需求分为五个需要,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
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
食物、水分、空气、睡眠之类的东西,在辽东不是问题。
至于归属与,尊重之类的,这都是解决了安全的需求之后的问题。
所以李宽首先提出的就是解决安全问题。
这个安全,并不是说辽东还有多大的战事要发生,还需要多少兵力去镇压;而是普通家来到辽东,或者生活在辽东,必须要有安全感。
否则,辽东永远不能成为大唐的辽东。
“安全问题?你是说这两百万的高句丽的存在,威胁到了我们大唐百姓的安全?”
李世民看到李宽提到了唐和高句丽
的数量对比,以为李宽说的安全问题是数量差异造成的。
“是也不是!”
李宽这话刚出,李世民就不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