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吐蕃国的使臣(1/3)
歌剧院前面发生的事,李宽很快就收到了消息。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王爷,这种倒卖门票的行为,我们要不要管一下?”
许敬宗有点犹豫,觉得这些的存在让歌剧院的戏剧似乎名气更大了。
但是,他又隐隐觉得这样子发展下去,会引来很多观众的抱怨。
凭空多花了一倍的钱,谁乐意啊?
“延族,这种事,单靠禁是禁不住的,门票一旦供不应求,必然就会有这些的生存空间,或者有些
买了一张票,但是真的有事去看不来,转给别
了,这种事
你总不能禁吧?你也禁不住啊。”
李宽刚听到歌剧院门前居然这么快就出现了黄牛的时候,还愣了一下。
大唐的百姓,脑子还是很灵光的嘛。
不过,稍微思考一下,也就理解了。
《西湖相会》有多么热门,这是长安城百姓都知道的事。
而最后排的门票只要三十文钱,虽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也不是一笔小钱,要好几天的活才能挣到三十文钱呢。
但是,愿意掏出三十文钱来看一场演出的,还是有非常多。
最关键的是有许多看得起演出的,看了一遍还要刷第二遍,第三遍,这就无形之中给歌剧院带来了很多观众。
要知道,长安城可是一座过百万了的国际化大都市,并且这个
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
事实上,整个大唐,最近几年的都在快速的增加。
没有大规模的战和饥荒,也没有杜蕾斯和敏婷,
类的繁殖能力其实还是挺强的。
“可是这些一转手就挣了好多钱,要不我们
脆把票价提高一点吧?”
许敬宗有点不甘心歌剧院给这些带来如此丰厚的利润。
这简直就是站在自己肩膀上挣钱呀。
“没用,你提高了,家转手的时候也卖的贵了。还不如限制
员的购买数量,一个
最多只能购买两张票。并且如果发现这些
做的比较过分的话,可以私下里警告一下。”
黄牛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歌剧院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像是当年的苹果手机,要不是每次上市的时候都有黄牛在炒作,知名度还没有那么高呢。
“好的,那我明白了。”
许敬宗看到李宽已经做了决定,倒也没有太过纠结了。
……
就在长安城百姓如痴如醉的追着《白蛇传》的戏剧的时候,一群衣着怪异的番邦士来到了明德门。
“大相,这长安城还真是气派啊。”
队伍里,一名看上去文质彬彬的
士忍不住发出感慨。
在这么一支番邦队伍里,领
的几名
员,居然看上去风度翩翩,倒是让路过的长安城百姓不由得多看了他们几眼。
“塞汝贡,这大唐的繁华与强大远远超出我们想象啊,所以我才力劝赞普放下去年大败的事,与大唐修好,最好就是能够联姻,得到大唐的各种先进技术,让我们吐蕃国更上一个台阶。”
说话的这名男子,真是被称作大相的禄东赞,在吐蕃国内可谓是一
之下,万
之上的存在,很得松赞
布的信任。
这一次,作为吐蕃国出使大唐的正使,禄东赞也是带着很强的目的而来。
一路上,从原本的吐谷浑故地到凉州,再沿着水泥路来到长安城,大唐的强大和繁华给了他们非常大的震动。
这更加的坚定了禄东赞改善与大唐关系,与大唐联姻,学习大唐各种技术的想法。
塞汝贡:“着实如此,吐蕃国处高原,虽然也算幅员辽阔,但是物产贫瘠,各个牧民手中,几乎是连一
陶锅都找不出来,哪像是大唐这样,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锅啊。”
“这还不是最让惊讶的,在凉州城的时候,我发现那里的很多匠
居然都能识字,甚至还能自己记录一些东西,实在是太让
意外了。”桑布扎也在一旁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塞汝贡和桑布扎是本次的副使,虽然名气远远比不上禄东赞,但是在吐蕃国的历史上,也是属于与禄东赞并称为四大名臣的物,眼光和见识自然不差。
“走吧,别停在城门,
家都快把我们当猴看了。”
禄东赞呼吸一
气,带着一帮
进了长安城。
……
长安城的天气开始渐渐的变热,本来就比较懒散的李宽,就更是整天待在别院里陪着小玉米玩耍。
已经一岁七个多月的小丫,已经能够自己满地跑了。
更加让喜
的是自个丫
的嘴很甜。
“阿娘漂亮!阿耶帅!小玉米也漂亮!”
“谢谢阿耶!”
“阿耶,我想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