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不一样的名人(1/2)
沸沸扬扬了几天的新宫偷工减料事件,飞快的平息了下去。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不等房玄龄从新宫那边进宫汇报,李世民就从李宽中知道了空心砖使用的缘由。
水泥、玻璃、空心砖……
李世民发现新宫的建设当中,有越来越多的东西超出自己的想象。
还真是有点期待……
贞观八年,整体来说大唐的局势还是比较平稳的,除了西北的吐谷浑时不时的搞出点恶心的事
。
刚开始,吐谷浑的可汗伏允派遣使臣向大唐朝贡,礼部还开心了一把,觉得大唐越来越有万邦来朝的形象了。
但是,这使者前脚刚刚走开,吐谷浑就开始攻击鄯州,一阵烧杀抢掠。
李世民不大想在这个时候用兵,于是派到吐谷浑,一阵谴责。
很显然啦,谴责要是有用的话,还要军队什么?
李世民让使臣召伏允到长安觐见,伏允找了个借拒绝了,可是同时抛出来一个球:让李世民把一位公主嫁给他的儿子尊王。
李世民和房玄龄等一商量,觉得可以先同意,但要求尊王必须亲自到长安和公主结婚。
这家伙哪里有这个胆子?
自然也是找了个借不来,这门婚事也就作罢。
同时,伏允继续攻击兰州、廓州,又把李世民派去的使臣赵德楷给扣了下来。
中间来回一阵折腾,贞观八年都过去了大半了,最终,事自然是没有谈成。
前几天,李世民正式下旨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和左骁卫将军樊兴去讨伐伏允呢。
吐谷浑不比突厥,也比不上高句丽,所以朝中上下并没有投太多的
力。
只有李宽最近听到大唐又在西北用兵了,感觉事估计没有那么简单。
“马周,你尽快重新起身回凉州一趟,多带一些护卫,到了凉州城,和牛将军说一声,西北贸易要多招募一些护卫,以防不测。”
虽然李宽知道历史上吐谷浑是败在了大唐手中,但是中间反反复复的,让西北局势变得恶化,最终成功之后,其实也并没有真正的将吐谷浑纳到大唐的版图。
这为后面吐蕃国与大唐之间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王爷,凉州城内的作坊,属下倒是不太担心。只是西北贸易经常到周边
原,如今西北局势微妙,这一块业务是不是先放一放?”
马周对凉州周边各个部落的况基本都知道一二,可谓是
况复杂无比。
吐谷浑内部也好,羌部落也好,亦或是党项
,都有些
是敌视大唐的,有些
即使和大唐来往,也只是为了利益。
要让西北局面彻底稳定下来,还真是需要费一番周折。
“不能放弃,但是可以多招募一些信得过的本地,让他们来负责一部分货物
易。”
西北和北方原,基本上就是中原王朝几千年最大的敌
所在。
李宽觉得,自己迟早要找个机会把这些隐患全部都给消除了。
……
伴随着阵阵凉意,渭河上面飘满了金黄色的树叶。
这两年的秋天,都是彭汉生最忙碌的子。
由于楚王府的带动作用,王府别院附近的村落都开始了养殖公和猪。
这个时候把公和猪给阉割了,刚好可以赶上过年的时候食用,所以彭汉生每天都异常的忙碌。
“师傅,今天一早上就已经跑了十二家了,这养
养猪的
家可是越来越多了。王爷又不让我们收他们钱,这不是
着吃力不讨好的活吗?”
彭汉生身边跟了个徒弟,叫做彭恩,每次出去都带在身边,一丝不苟的传授着。
他在净身房了一辈子,被清理出太极宫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
要不是楚王府接受了他们这一批太监,彭汉生还真不敢想象自己的晚年会是怎么样。
所以当楚王殿下给他安排了一个徒弟的时候,他是非常开心的。
家是没有家
的。
哪怕是个别有家的太监,又有谁敢回去呢?
反而不如好好的教授一下徒弟,说不准还有个送终的呢。
“王爷说过,这些农户,平时就种点庄稼,勉强养活自己而已,手上没有什么余钱,一旦有什么天灾
祸,就活不下去了。让每个农户家里养上一两
猪,十几只
鸭,算是给广大的农户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收
来源,所以就连帮他们阉割公
和猪都是免费的。
去年的时候,很多还在观望,眼看着养了猪的
,过年的时候把大肥猪一卖,买上几斤羊毛线,一家子都能穿上暖和的羊毛衣过年,今年自然养的
就多了。”
彭汉生把自己理解的内容,很是详细的跟自己的徒弟说了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