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函馆渔场(1/2)
函馆港的匠和
仆,在东方平来的第二天,就过上了好
子。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鱼饭管够,吃多少都行。
这种生活,哪怕是长安城的小福之家,也享受不到啊。
特别是吃的还是新鲜的海鱼,更是要海边的州县才有机会了。
不过,东方平第二次出海的时候,就没有第一次那么顺利了,转悠了一天,也没有再碰到鱼群。
“东方都督,其实不一定非要找到鱼群才可以捕鱼,我觉得只要把渔网扔下去,多少都会有收获的。”
李耿觉得东方平有点贪心了。
鱼群这种东西,怎么可能到处都是?
对于大部分的捕鱼队来说,一个月能够碰到一两次鱼群,就算是很不错了。
其他时候都是在自己比较熟悉的海域,放网捞鱼的。
这种捕捞方法虽然没有直接对着鱼群捕捞来的轻松,但是却是比较稳妥,最常见的方式。
“捕鱼不是我的主要目的,确认函馆港四周的渔业资源况,看看这里到底值不值得东海渔业进一步的加大投
,这才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
东方平显然一点也不着急。
虽然渔船已经在海上飘了一整天了,但是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正常况,哪个船队出海捕鱼的时候,能够当天回来的?
“鱼群的数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不过这一片海域的鱼获到底多不多,其实也不能单纯的看鱼群吧?
毕竟不是所有的海鱼,都会形成昨天那种规模的鱼群的。
一些小的渔群从我们旁边经过的话,除非它们浮出水面,要不然我们也不见得能够发现。”
李耿知道一些海鱼是什么活在毕竟的海里面,等闲不会在水面活动的。
而瞭望手能够看到的,只能是水面上的况。
“在转两天吧,如果还是没有收获,那就放网捞鱼,看看效果怎么样。”
东方平显然不死心。
在他看来,昨天既然能够出现那么大的青鱼群,那么说明附近海域是比较适合海域生长的。
这个时候,继续碰到一些其他的鱼群的可能,应该非常高的。
就这样,船队在海上过了一个相对平淡的夜晚。
虽然夏天的飓风是比较多的,但是到了函馆这里,很少会受到飓风的影响。
反倒是冬天的西北风,时不时的会给函馆大量大降雪,给各方面都带来许多的影响。
……
苏铁生是东方平身边的专用瞭望手。
每次东方平出海,不管乘坐什么海船,苏铁生都会作为其中一名瞭望手。
这里面,不仅仅是因为苏铁生是苏成冠的堂弟,而东方平是苏成冠的好友。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铁生的航海天赋真的非常发达。
登州船舶学院毕业的他,还在学院里的时候就展现了自己的才华。
要不然也没有机会那么容易就进到了东海渔业。
今天,他跟往常一样,天还蒙蒙亮就起床了。
然后像是猴子一样熟练的爬上了桅杆,从怀里掏出一块鲸鱼,慢慢的咀嚼着。
他已经习惯了桅杆上的孤独生活,鲸鱼是他补充能量和打法时间最好的伙伴。
“咦?”
苏铁生刚刚咬了一鲸鱼
,就发现前方似乎有点
况。
虽然大部分船员都还在睡觉,但是苏铁生使用望远镜确认了一番,发现前方居然有一支鲑鱼群,也就是楚王殿下中的三文鱼群的时候,立马就不淡定了。
鲑鱼这种东西,出来在产卵的时候比较容易看到它们成群结队。
其他时候,你要在海上碰到他们的鱼群,还是比较难的的。
最关键是这种鱼的价值比较高,要是冰镇之后送到长安城,那就是最美味的鱼脍材料了。生鱼片这种东西,不是只有倭国喜欢吃,唐
更加喜欢。
《论语》之中,就有“食不厌,脍不厌细”的说法,而这脍,其实就是生鱼片。
只不过中原王朝那边,普遍是使用淡水鱼来制作鱼脍,材料就稍微有点欠佳。
自从登州的捕鱼业发展起来之后,鱼脍立马又受到了勋贵富商的欢迎。
长安城中,你要是能够请大家吃一顿鱼脍,那绝对算是顶级的招待规格了。
“呜!呜!呜!”
再三确认,发现前方规模虽然不算很大的鱼群,真的是三文鱼群之后,苏铁生立马就吹响了海螺号。
再小的鱼群,也是鱼群啊。
只要把网放下去,船舱就装满了。
“铁生,有什么发现吗?”
东方平很快就从船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