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热闹的南洋(2/3)
从跟着“妖言惑众杨本满号”去了一趟南美洲,回来之后依靠初版的游记,他立马成为大唐知名的写手和作家。
如今的他,已经不需要每天去《大唐报》报社点卯,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隔三差五的写一些专栏文章,那就够了。
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他,知道自己想要继续巩固现在的地位,就需要时不时的能够写出一些新的文章,甚至再初版几本书籍。
所以在长安城待了一年之后,他再次的踏上了出海的路途。
不过这一次,他不是直接跟着船队去南美洲,而是坐上了扬州到蒲罗中的定期海船,开始了自己的海上之旅。
每到一处,他都会停下来游览一番,打听一下这里的风土,看看有什么是值得自己出手记录的。
作为南洋地区的中心城池,蒲罗中自然是文达明考察的重点。
虽然之间也曾经路过这座城池,但是那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文达明并没有好好的参观一下大唐在南洋的第一大城。
这一次就不一样了,他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月了。
“是的,那个岛屿举例蒲罗中就只有一天的海途,我已经安排去确认过了,那是一个巨大的露天煤矿,只需要在那里修建一个蜂窝煤作坊,很快就可以满足整个蒲罗中的蜂窝煤需求。”
这个事在外面已经传开了,并不是什么秘密,尉迟环自然不会对文达明有所隐瞒。
再说了,文达明是《大唐报》的
,而《大唐
报》是楚王府的产业。
这蒲罗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楚王府的势力范围。
大家是自己!
“之前《长安晚报》上面有鼓吹在南洋是找不到什么矿藏的,这里遍布岛屿,要是砍伐树木倒是想要多少有多少,但是各种矿藏却是一点踪迹都没有。
可是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先后发现了巨大的锡矿和露天煤矿,尉迟都督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报社在大唐发展到今,像是文达明这样的写手,已经很熟练的掌握了一套采访的技巧。
所以他很轻松的就将节奏切换到了采访之中。
“南洋到处都有未开发的岛屿,那里有无数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掘。香料岛也好,燕窝岛也好,亦或是锡矿和露天煤矿,这都不算什么。
我坚信在南洋的岛屿之中,还会有更多的矿藏。这里的原始森林,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只要掌握了在南洋生活的技巧,是可以很舒服的在这里待下去的。
我们唐比南洋的那些土
要勤快很多,就连那些土
都能在这里生活的好好的,我们没有理由在这里过不下去。
所以我建议关中的一些百姓,胆子大一点,再大一点,来南洋闯一闯,说不定自己的生就完全不同了。”
尉迟环作为蒲罗中都督,自然见多了这种采访的场面,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文达明在本子上快速的记录着尉迟环的发言。
“听说这一次发现露天煤矿的两名唐,原本是渭水码
的两名苦力,是真的吗?”
“没错!这两位唐,之前确实在渭水码
做事,后面跟着船队出海,去南美洲走了一趟之后,很是机灵的带回来大量的橡胶,挣到了
生的第一笔大钱。
之后他们从蒲罗中衙门购买了一块土地,准备在那里种植橡胶,结果是什么,你已经知道了。那块土地下面,就是一个巨大的露天蜂窝煤矿藏。”
说到王大力和阿南,尉迟环也对他们的运气表示佩服。
蒲罗中附近的岛屿,不是没有去哪里探险。
但是过去的那么多年,谁都没有发现这座露天煤矿。
结果家只是随手买回去种植橡胶,结果却是成为了一个大矿主。
生就是这么奇妙。
“尉迟都督您方便告诉我这两名唐的具体
况吗?我先明天找个时间也去采访一下他们。
我相信大唐的百姓对他们的故事应该是充满兴趣的,一旦在《大唐报》上刊登了他们的事迹,说不定可以引起一
新的出海热
。”
文达明的新闻敏锐是非常强的。
很显然,普通唐出海之后成为家财万贯的富翁,这绝对是大唐百姓喜欢看的故事。
如果这两唐在长安城还有比较多的朋友,经过他们的
相传之后,这个故事的影响力将会更加上一个台阶。
“没问题,他们如今就在蒲罗中内城里,我等会告诉你一个地址,明天就说是我介绍你过去的。要不然他们不一定愿意见你。”
尉迟环很清楚现在王大力和阿南的顾虑。
怕出名猪怕壮。
他们刚刚拿到几万贯钱,自然害怕有打他们的注意。
所以这几天都过的非常低调。
在内城购买了一处院子之后,几乎足不出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