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讨贼檄文(1/2)
夜晚,柳安翻到了一份卷宗。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上面灰尘扑扑,看起来有些年
了。 
拂去灰尘,柳安看清了字迹。
朵颜三卫实录。
朵颜三卫?
 柳安眉
一皱,忽然想起了这支在明初时大放异彩的蒙古骑兵。 
 朵颜三卫又称兀良哈三卫,为塞王、宁王所统辖,在诸王中,以北方诸王的势力最大。其中宁王以“就藩大宁。大宁在喜峰
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统塞上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 
 明成祖朱棣继位后立刻派
去招抚朵颜三卫,封他们为都督佥事,掌朵颜卫、福余卫、泰宁卫三地兵马,以夷制夷。 
可以说是大加赏赐,朝廷也正式接受兀良哈三卫的朝贡。
在朱棣五次亲征漠北时,兀良哈三卫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好景不长,在朝廷建立卫所的第二年,他们就开始叛走。
联合阿鲁台,争夺北方的大宁地区,全面展开攻势。
过了近一百年后,他们终于来到了长城边外放牧,从此安居了下来。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他们大动
戈,只是为了占据一块水
肥沃的土地。 
自那以后,兀良哈三卫就安静了下来,逐渐淡出朝廷的视野。
而卷宗对他们的记载保持到了万历年间,万历年间之后再没了关于他们的消息。
卷宗上记载,福余卫和泰宁卫已经被察哈尔部、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吞并,只有朵颜卫还在坚持。
但.....
他们与后金的来往十分密切,山西八家与后金私通,走的商道很有可能就是他们的属地。
这一条消息,顿时引起了柳安的警觉。
 朵颜三卫显然是墙
,说是帮手,他们更像是给块
就摇尾
的鹰犬,谁给的钱多,他们就帮谁。 
蒙古诸部吞并福余卫和泰宁卫,更是彰显了他们扩张地盘的野心,柳安不觉得他们会安安稳稳的坐视不管。
而朝廷出兵,自大同关外出,便是要通过朵颜卫所在的大宁地区。
朵颜卫就是进军路上的第一个绊脚石。
朵颜卫肯定是立马让道的,拦也不敢拦。
朝廷也不见得会对他们用兵。
可将这么一支二五仔留在身后,岂不是放了颗定时炸弹?
柳安思来想去,提笔写了封书信,送去给了回京接受封赏熊廷弼。
作为此次北伐的主将,熊廷弼拥有朱由校赐他的尚方宝剑,北部三军中大小事宜皆有他调遣,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手握四十万重兵,这也关乎到大明的命脉,熊廷弼不是蠢
,相反,他极善用兵,能大败努尔哈赤就可见一斑。 
 将军队
给他,柳安是放心的,更何况还有孙承宗等
在右翼接应。 
兵强马壮,战将无数。
 所有
都是信心十足。 
可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小心行事,不能放松警惕。
毕竟,柳安发明的新式火药和正在进行改良的火炮尚在赶制中,积攒的数量也负担不起大军的消耗。
大军使用的军械器备都是之前剩下的老家底了。
 就连二少爷杨文才发明的黑甲,也只不过装备了山海关中的不到两万
罢了。 
 不过光用
数碾压,此战也有的打。 
努尔哈赤没有赤壁天险,更没有周都督,面对大明的重军,他们只有战。
 水师也被调动了,不过在此战中的作用只是用来运输粮
,其他的船只大部分都被派遣出去,进行侦查其他地方的海域。 
 朝廷抽调各地兵马,势必会导致各地防卫空虚,为了不让贼
有趁
之机,水师就成了大明的屏障。 
四月末,三军齐至,城外点将台。
 “昔太祖皇帝以来,国家承平,社稷稳固,虽有小嚷,却无大祸,而今天数有变,逆贼图谋神器,自号有德之
,秉天地自然之理,狺狺狂吠。 
 朕即位泰昌,号命天启,乃奉天道,此非以权势取之!如今西南平定,四方仰德,应天合
,只余北方宵小,霍
边疆,万历之后,兴兵扰攘,残
生灵,危害社稷,欺我大明为礼仪之邦! 
 今,我大明带甲百万,良将千员,兵强马壮,谅尔等腐
之荧光,岂可比得上天空之明月? 
 岂不闻古
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朕奉行天意,乃天命之所归也!
禽兽言礼,对牛弹琴,焉知,大明非羸弱疲惫之徒,汝亦非天数,本该潜身缩首,苟图衣食,俯首称臣,安敢不自量也?
以蚍蜉之躯撼树,乃自取灭亡之道!
 逆天理,背
,以至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