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膚田牛(1/2)
授田之事一结束,佑带领小吏进行下一项工作,就是膚田牛,站在群前面,抱拳来个团团揖,大声道:“我是县主吏掾佑,恳请家有田牛的二三子(诸位)归家,牵着你的田牛,带着契券,赶来校场。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大但请宽心,我这就回去牵田牛。”
“走,膚田牛了。”
东阳里家有田牛的户,疾步离去,行色匆匆,仿佛打仗似的。
惊兀自不满意,冲他们的背影吼道:“正月大课田牛,事务多,大忙得紧,你们要快些,莫要担误。”
农已经忙不迭的去牵田牛了,他还要催一嗓子,赵宸心想你这是要催命啊。
“大请。”里正惊晃着雪白的
颅,侧身相请。
“请。”佑侧身相请。
两并肩走在
里。
赵宸随着流跟在二
后面,直奔校场。
战国时代,实行农忙务农,农闲军训的耕战制度,每个村庄都有一座小校场,在农闲的时候进行军训。同时,小校场也就成了平时开会的地方,有大事要宣布的话,就会集中到校场来。正月大课田牛,是一岁之中最为重要的大事之一,自然是要在这里举行。
校场位于东阳里正中央,占地三亩,不算小了,地面夯筑,坚固结实,很耐用。有不少坑坑洼洼,这是军训时秦踩出来的。正中还有一个小土台,这是点将台。到了农闲军训时节,惊就会站在上面指挥军训。
来到校场,村民们站在外围,准备瞧热闹,议论纷纷。
“以我看,今岁得最的应该是惊。”
“惊家的粮食多,一直用稗谷喂田牛,膘肥体壮,岁岁得最。”
“平家的地多,却少,只有三
,这粮食就多了,不仅一
三餐,还能有余粮喂猪养田牛,他家的田牛肯定也能得最。”
“得最那就好了,不用服今岁的更役了。”
秦国膚田牛,有着严格的规定,得最(五星好评),可以获得不错的奖励,养牛的可以免除一次更役。
“今岁会有得殿(差评)么?”
“得殿者要笞三十,一顿毒打下来,不死也要脱层皮,没敢不尽力侍弄田牛,不会有
得殿。”
有‘最’就有‘殿’,得最者重赏,得殿者重罚,三十板子打下来,那滋味绝对不好受。
听着村民们的议论,赵宸看着一根一高,
掌宽的木杖,这是梃杖,专门用来打
的。若有
得殿,就要用梃杖打三十板子。
“这也太狠了吧?”赵宸看着梃杖,有些为得殿者可怜。
梃杖又长又粗,挨上三十板子,那滋味绝对销魂。
佑带着小吏在一旁忙着膚田牛的事,每两个小吏一组,要准备木简细绳笔墨。木简都是半片,这是契券,按照秦律,每次膚田牛之后,都要在木简上记载详细的
况,田牛长几尺高几尺,皮毛是否光滑,牛齿是否有损伤,身上是否有伤痕等等详
,然后从中剖成两半,官府和牛主各执其一。这是基础数据,下次膚田牛时,以此为基准进行评比,是好是坏,一目了然,谁都没有话说。
细绳,相当于现在的卷尺,是测量工具,上面有红黑两种标记,红的是尺,黑的是寸,用来测量牛的腰围身高身长。
陆陆续续有牛主牵着田牛到来,牛有大有小,但是,清一水的皮毛光滑,膘肥体壮,很是强壮,是犁田的好手。
牛养得不好,得了殿,要挨三十板子,那滋味可不好受,没敢不尽力,因而秦
侍弄田牛比侍弄
还要卖力,田牛要不好也不成。
田牛价高,能够养得起田牛的户并不多,还不到一半,只有五十七户,养一
田牛的属于大多数,养得起两
田牛的不多,只有五户。惊拥有东阳里最高爵位,他家就养了两
田牛,格外强壮,皮毛异常光滑,一瞧就知道是好牛。
姑夫家也养了两田牛,膘肥体壮,皮毛跟缎子似的,身上
净净,没有牛粪之类的脏物。
治家也养了两田牛,一水的皮毛光滑,膘肥体壮。
另外养有两田牛的
户,那是因为祖上有
得过爵,积攒了不错的家境,虽然因为
死了,爵位被夺了或者降两等继承,家境大不如以前了,但是余荫仍在,后
仍是可以享受。
这就是秦国爵位的好处,哪怕你死了,你的后也可以继承。只要你的爵位够高,你的后
可以享受好几代。
这时代,犁田使用的是两牛扛抬式的长直辕犁,需要两牛,只有一
牛的
户,可以相互调节,你的牛借给我犁地,我的牛借给你犁地,如此一来,大家都有牛用了。
对于家里没有牛的户,可以通过换工的方式获得耕牛,一
牛一
顶两工。
“都还不错,看来东阳里今岁不会有得殿了。”佑打量着这些田牛,心里有数了,对里正惊和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