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 石臼石杵(1/2)
回到车前,孙吉提着半袋盐,放
了辕车底部,遂将装着小麦的袋子拎起,递给了林牧,足有几十斤的分量,看其手臂稳健,竟没有丝毫晃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董先生,你再看看,我带的这等,皆是些常货,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尽可随意取了。”
“孙兄弟客气了,我这边无甚所需,既是如此,董某便不打扰了,诸位还是依着以往规矩,与成山村的百姓做些易,那么,我这就告辞,后会…有期!”
“董先生好走。”
孙吉沉稳不动,目送董蒙离去。
待到董蒙几走了远些,分散在辕车旁的几条汉子,收回目光,簇拥到孙吉身旁。
“大哥,可是出了什么事儿?”
“姓董的小子威胁大哥送了粮?”
“惹了老子,莫不是怕活得不耐烦了。”
众纷纷杂言,争相询问着孙吉,又有一
见到董蒙没有带走三坛盐菜,取了封
,看到坛中分毫未动,愈发不知董蒙是什么意思。
“休要吵闹,没有什么大事儿,董先生不是说了么,继续做我们的买卖。”
“大哥…”
“听我的,勿要多言。”
“这…是,我等知道了。”
沿途行来,孙吉这等,皆是
力推着辕车,若非如此,也用不了七
同走,至于真的遇到什么劫匪,再多
手,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处。
孙吉能成了领,除却有些威望,更多的是谨慎
子,如此才被主家委以信任,此番得的纯盐,品质实则是孙吉未曾见过的好,说是
易,不过是董蒙送的
罢了,眼下盐菜无用,归还途中,或能折价卖了旁
,无论如何,总算是能
了差事,不至于空走一遭,至于与董蒙说的事,终究是越少
知晓,越是好些。
公孙方随着董蒙出来,抱着“爸爸看看你又学了什么新姿势”的态度,本没有打算换些东西,眼见着林牧自家中取了麻袋,最后到了孙吉手中,随后唯独取走了一袋小麦,已猜到董蒙与孙吉在谈着纯盐的生意。
虽说君子习六艺,不贱业,董蒙亲身
持买卖,在旁
眼中,终归是落了下乘,而董蒙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成山村的百姓,以公孙方的立场,其实是赞同的。
有林牧跟在身旁,自然不到公孙方和董蒙搭手,一袋的小麦抗在肩
,看起来跟空手没有什么分别。
走到岔路时,公孙方停下步子,道:“小董啊,我这…就先回去了。”
董蒙遂即与公孙方执礼别行,忽而想到晚上试着用小麦做面食,与公孙方关系,若是不让他来,显得有些生疏了。
“公孙兄,我上次见到你在墙壁见到一块风腊
,等到酉时,可否带了一块送我,若是顺利些,晚间我做个新的吃食,正好让公孙兄来尝尝鲜。”
公孙方看着林牧肩上的小麦,笑道:“莫不是这…这麦物?”
董蒙颔首,肃色道:“正是此物。”
“好!酉时我定然会亲来,好见识见识小董你能将麦物起了什么新意。”
“这个…到时候自有分晓。”
董蒙与林牧回到家中,林牧放下麻袋,问过董蒙是否还有事让他做,得了董蒙回应,林牧又回到海边。
那里,制盐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伸手打开了麻袋,董蒙抓了一把,眼看去,正是熟悉的小麦,只是颗粒小了一些,颜色也更显的褐色。
董蒙浑然没有觉得意外,毕竟后世的粮食基本是杂品种,取得是几种作物最
华的部分,不管是颗粒大小,还是光泽亮度,绝非东汉这个时代所能比拟的。
取了一颗放到嘴里,咀嚼起来又有一种熟悉的清香味,恍然让董蒙回忆起幼年捡麦穗的时光。
正合了庄周说的,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董蒙早就发现,成山村没有磨盘,更没有什么石碾,百姓家中多有小的石臼,用于捣蒜之属,这种石臼,简单来说,就是在石中间挖个
,再用一根石柱磨成圆柱形的杵,就是后世课本上说的,李白闲着没事
,看
铁杵磨成针的那种杵,以
力手工的碾磨。
虎子家中就有一个这样的石臼,差不多双手抱住的宽度,董蒙放了两把小麦,没
四分之一的分量,然后两只手握住石杵,反复的碾磨。
约莫过了十几分钟,小麦的皮和内部的淀分离,这种小麦皮,叫做麸皮,可用以做成食料,诸如猪食料,
食料这类。
前些,董蒙让公孙方孵化小
,公孙方还曾经劝过董蒙,孵
容易些,养
却是极难。
似当今世道,到了冬,
尚且没有吃的,更不会有什么可以喂给
吃,甚至于这
,早早的被当作了食物,所以,诸如虎子家中,还有月华家中,不是不养
,而是养不了
。
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