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七章老子不同意(1/2)
第五四七章老子不同意
最了解你的,永远是你的敌
。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作为全旭的敌,华阳社是最开始,也是最了解全旭的
。
好在,让华阳社非常安心的是,全旭一直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他似乎是要把天下得罪一个遍。
比如说,盐。
盐业其实是以晋商为首的华阳社崛起的根本,在明初的时候,实行开中法,开中制为山西盐商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条件和良好的时机。
盐业一直垄断在山西商手中,从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太原、甘肃、宁夏、西安、汉中、延安、凤翔、归德、河南、汝宁、怀庆、南阳,从东北、到西北、再到中原,几乎都是晋商的盐业市场。
江浙盐商虽然产量高,可是他们的产销区域,只能在江淮地区,否则只要进北方,那就是死路一条。
结果,全旭倒好。
因为晒盐的成本低,又有提纯解析的技术,所以辽东的海盐不仅成色好,品质佳,关键是价格低,就算华阳社不解前嫌,拉着江浙盐商。
一样不是全旭的对手,盐已经被全旭打成白菜价了,现在山西商已经不碰盐了,因为他们生产得越多,亏得越多。
为了冲击山西商的盐业市场,全旭居然把盐价炒到每石五钱银子,也就是五百文,相当每斤盐两文多钱。
由于科技的提高,晒盐技术持续改进,辽东的食盐生产,采取了半机械化作业,一个成熟的盐工,可以管理成千上百亩的盐田,一个月的产量就多达万石,而且盐田的面积从多达二百多万亩。
这让山西商盐无比疼,这是
的事
吗?
但是,全旭不仅仅了,而且
得非常彻底。
打废了山西商的盐业,又开始钢铁,从原来钢铁每斤两百文,也就是一吨钢铁四百两银子,又被全旭直接砸成一吨钢铁价值十两银子,相当于每斤五文钱,这可就要命了。
山西商同样控制着大大小小的私营铁矿,以及大量的钢铁生产份额,这些钢铁都被他们高价卖给了建
,结果全旭截断了华阳社与建
的陆上通道,至于海上,那同样是全家军的天下。
这样以来,华阳社的钢铁只能在大明销售,可是每斤的售价五文钱,他们连本钱都赚不回来,这年钢铁的生产成本就高达一百多文。
随着盐和钢铁,全旭就利用辽东的高产农作物,比如说玉米、土豆、红薯,制作成淀、面
,冲击中原的粮食市场。
华阳社与江南商联合,妄图抵达全旭,然而问题是,掌握着大量资源的全旭,完全以量欺负
。
辽东粮食所到之处,一片哀号,五钱银子一石的土豆面跟三四两银子一石的、短斤缺两的小麦或者黄谷,傻瓜都知道该怎么选,土豆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的后果就是粮价一路下跌,哪怕是大灾之年也很难再出现粮价
涨。
现在这货更加过份,在辽东、台湾、吕宋大区大兴纺织业,四处搜罗棉花,注意,他们出售的可不是棉布,而是成衣!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山东、河南、湖广等地的棉花价格应声而涨,棉布的成本大幅上升。这下好了,华阳社赖以繁荣的几项产业无一例外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
尤其是制盐、钢铁、棉纺业,遭到的冲击尤其严重,这两项可是华阳社商的命根子啊!现在有
对着他们的命根子死命猛踹,他们如何忍得了!
于是,在这种况下,华阳社背后的金主坐不住了,在北京西山,召开会议。
一名一位紫衣白须老者咳嗽一声,声音低沉:“你们到底还要多久才能扳倒那个姓全的?”
华阳社的大金主,可不是无权无势的商,而是背景超级
的门阀,门阀在唐朝名义上灭亡了,事实上呢,只不过换过一个壳子,继续活着,而且活得相当滋润。
大金主发话了,而且不加任何掩饰的表达了对他们的强烈不满,阮大钺和钱谦益都额冒汗,噤若寒蝉,完全没了在千万
面前谈笑风生、出
成章的潇洒。
另外几位华服老者同样一脸恼怒的瞪着华阳社的重要骨们,对他们的不满意都是写在脸上的。
那个该死的全旭,似乎他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给他们华阳社添堵,甫一出道就大炼钢铁,直接打垮了华阳社的钢铁产业;然后隆重推出辽东盐,直接在产量和成本上辗压他们。
钱谦益望向周延儒,悠然问:“我等发起的倒全风进度如何?”
周延儒苦笑:“现在全国上下对我等都是一片骂声了,谁还关心我等在做什么!那些村野愚夫都让那贼子给蒙蔽了,听信了他的谣言,误认为我等都是些自私自利、眼高手低、只会党同伐异的无能之辈,哪里还听得进我等的苦良言!”
在座几位的脸都微微发烫,这些评价放在他们身上可真是再恰当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