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2/3)
合一些大型设备的要求,不然周阳现在就能直接划出几栋大楼,拿给吉布森公司当新厂房。
“周董事,这是我们为吉布森公司挑选的厂址,通比较便利,面积也完全符合对方的要求。
根据吉布森公司提供的数据指标,我们已将厂房的建筑预算都编制好了,并提前与各个供应商进行了联系。就等吉布森公司那边一声令下,这边随时就能开工建设。”
李明德又陪同周阳去看了吉布森公司未来的厂址,这座新工厂的厂房将会委托给琼楼置业来负责建设。
琼楼置业成立距今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但却已经成长为特区内最大的地产公司。琼楼置业除了是南出
工业园的主要开发商之外,还负责承建了多个政府委托项目。
比如为海市各个机关单位的
部职工们,兴建一个超过1000套住宅的家属区。
海市成立后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大量支援
部,但原来的安宝县住房水平就很落后,许多
部来特区后只能多
挤在一间宿舍里,根本没法安排家属随行。
这种状况如果长期不改变的话,对部队伍的士气打击会很大。特区地产开发公司当初之所以与港商刘天就合作开发住宅小区,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帮政府解决一部分住房缺
问题。
而随着特区政府通过发海外债解决了资金紧张问题之后,大量公共地产项目一立刻提上了议程。
而市政府投资的地产项目,几乎都由特区地产公司和琼楼置业两家公司瓜分了,这也是琼楼置业目前资金链异常紧张的原因。
毕竟海政府就算手里有钱,依旧期望企业能够垫资,他们最多帮琼楼置业联系市里的银行,解决一下贷款问题。
“老李,既然琼楼置业现在资金链紧张,那我回香港后就让美林那边,开始帮你们做债券发行的前期准备。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美国的肯尼迪家族,我和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儿卡罗琳是合作伙伴。
肯尼迪家族最近有意在纽约布鲁克林的落公园,展开一项大规模的社区复兴计划。这其中会设计许多老旧住宅的翻新工作,不知道你有没有胆量带领琼楼置业去开拓美国市场?”
周阳和许靖、李明德两
,在出
工业园走马观花地逛了一圈后,就一起返回了
海市区。
许靖晚上要回家去给孩子过生
,所以先一步过关返回香港了。周阳则特意留下来,与李明德商谈一些其他事
。
“去纽约?可是我对美国那边的况一点也不了解!”李明德有些跟不上周阳的思路。
“在我的牵线搭桥之下,纽约的华裔社区会是卡罗琳·肯尼迪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计划在布鲁克林的落公园,开辟纽约的第二个华埠。
你没去过纽约也许不知道。主席说过,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周阳淡淡的说道。
“你是说……”李明德毕竟不是蠢货,立刻就明白了周阳没有明说的意思。
“我猜这事你也做不了主,但不管你向谁汇报,我在这里有几个注意事项,一定要转达到位。
第一点,琼楼置业如果进军美国市场,那也只会是一家普通地产公司的正常商业行为。派往美国的员不能是党员,最好从已经拿到香港身份证的
里面挑选。
毕竟德·华肯尼迪的
设,对国内来说可不算友好。美国国会在1979年通过的涉宝岛法案,他是参议院里主要的支持者之一。
德华要是与共产党产生直接瓜葛,对其声誉将是一个重大打击。我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一个好意,而影响到与肯尼迪家族的关系。卡罗琳·肯尼迪可是我在美国的最重要盟友,你们千万别让我难做。
第二点,希望你们在纽约和美国的布置,能够立足长远。当年我党地下事业搞得有声有色,这种优良传统不知道还有没有延续下来。
纽约不但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这里还是美国的经济、文化中心,纽约拥有全美最大的华裔社区之一,可以为某些伟大的事业做最好的掩护。
但美国的游戏规则和东方完全不同,用我们的思维模式去美国办事,是一件很蠢的事。我希望作为少数族群的华裔能去积极了解美国的游戏规则,并学会利用规则来让自己获得最大的收益。
对了,纽约华埠有一个侨领叫做林建忠,他是粤东省四邑,现在是纽约华埠里规模最大的制衣厂老板。
林建忠前几天和我一起从纽约飞来香港考察市场,他过几天应该也会来海特区这边看一看。
林建忠和华埠里的其他几位侨领,接下来应该会共同成立一家房屋租赁公司,参与到肯尼迪家族对落公园社区的振兴计划中去。
我在他们那里还算有几分薄面,安排几个新移民,甚至是非法移民都不成问题。
毕竟从国内胡建出海去纽约的非法移民越来越多,现在几乎每个星期都能有一整船的在曼哈顿华埠上岸。”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