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 五倍杠杆(1/2)
有说香港的银行多过米铺,实际上证券公司同样多如牛毛。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1969年之前,票对于普通香港
来说,还是属于上流
的阳春白雪。全港唯一一家证券
易所——香港会,完全由英资把持,除了极个别顶尖华资企业之外,大部分华商都被排除在
市融资大门之外。
直到1969年,李福兆联合其他几位华商成立了远东会,才打了英国佬对香港证券市场的垄断。
之后,华资本抢在港英政府立法禁止前,又开设了九龙会和金银会,于是形成了香港现在四家证券
易所并存的格局。
而这也极大地降低了本港企业上市融资的门槛,并且催生了第一波席卷全香港的市狂
。而全港炒
热也使得证券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一张原本只需8万块港币的远东会证券经纪牌照,在短短两三年之后,暗盘转让价就被哄炒到了100万港币。
要知道香港可是有四家证券易所,虽然九龙会和金银会的实力,比起香港会和远东会要弱许多。
但一家证券经纪公司如果想要覆盖全港的所有票
易,光是牌照费就需要花300万以上。但这依旧阻挡不了,香港证券经纪公司数量的快速膨胀。
到1973年香港市崩盘之前,全港证券经纪公司已有将近100家。而有会员资格的
票经纪
则超过了1000
,比四年前足足膨胀了16倍。
随着1973年市大跳水,香港
开始谈
变色,证券公司也死了一大批。但
民们就像健忘症患者一样,只要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不会记得自己曾经被当做韭菜来收割的事实。
从去年开始,香港市又进
新一
的牛市周期,街面上谈论
票的
又越来越多。根据《信报》最新的调查,全港今年上半年新开的证券公司,就超过了10家。而香港会和远东会的证券经纪牌照,暗盘转让价格又都双双突
了100万港币。
香港的证券经纪公司太多,自然就导致了竞争非常激烈。许多经纪为了开发新客户,每天一大早去菜市场门
发传单、送小礼品,和几十年后国内摆摊推销信用卡简直一模一样。
周阳租好房子、办好银行卡之后,立刻就开始杀香港
市。他没有选择名气最大的新鸿基证券和获多利证券,而是在一家名叫昌宏的证券公司,开了一个孖展账户。
孖展是香港特有的叫法,这个词是根据英文“margin”直接音译过来的,中文专业术语叫做保证金易,也就是所谓的融资炒
。
昌宏证券的办公地址就在北角,但周阳选中它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离自己住的地方比较近。
而是因为昌宏证券给出的条件,比新鸿基和获多利这两家全港最大的证券公司要好得多。
周阳留下一万元作为常生活开销之后,实际能投
市的就只剩四万元。这对像像新鸿基证券这样的大公司来说,只是普通客户罢了,自然拿不到太多的优惠措施。
而像昌宏这样规模不算很大的公司,对周阳就要重视得多。昌宏同意给他最高五倍杠杆,也就是说周阳只需存20%的保证金,就能撬动5倍的资金量来炒
。
而且昌宏证券关于补仓的规定也比较宽松,保证金损失了50%之后,投资者有三天筹集资金的宽限期,只有损失幅度超过75%,才会被强制平仓。
当然,昌宏证券在承受更高风险的同时,匹配资金的利率自然也会稍微贵一点。但只要买的
票上涨,多付出一点资金成本根本不算什么。
5倍杠杆炒,其实风险非常大!赚的时候
进斗金,但亏的时候就是一泻千里!近期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华尔街“赌徒”比尔·黄。
这位朱利安·罗伯逊手下的大将,在离开老虎基金之后,自立门户进美
市场搏杀。
他花了九年时间,把2亿美元变成了50亿,又用三个月时间把50亿变成了150亿,最后仓却只用了三天时间。
除了他自己血本无归之外,大规模强制平仓还使得百度、跟谁学、腾讯音乐等之前被比尔?黄重仓持有的多只中概,
价瞬间遭到了血洗。
负责为他进行持仓的多家经纪商,同样损失严重。除了高盛、摩根士丹利抢跑成功之外,平仓慢了一步的瑞信和野村成了最惨的冤大。前者巨亏47亿美元,后者虽还没公布具体数据,但也至少是20亿美元起步。
整个华尔街在得知比尔·黄全面仓后,都一度担忧是否会因此诱发整个美
发生系统
金融危机。
国内网友也第一时间编了一句段子:一个韩国,借了rb
的钱,在美国亏光了。
所以,五倍杠杆真不是一般能玩得起的。但周阳可是带着逆天“bug”的男
,他相信自己选中的
票,接下来这半年内,
价绝不可能连续下跌超过1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