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惊动了高层(2/3)

“啊!他怎么能这么冒失,他可是我们三水县的宝贝,万一出了事怎么得了?”

“咯咯,他自己说过,他是个,容易冲冠一怒呢!”

“那你以后要多劝劝他莫要好勇斗狠。”

“我知道,但是我其实最喜欢他憎分明,喜欢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这一刻张春梅的眼中简直是柔似水。

“那多危险啊!不能让他由着子。”张妈妈貌似心有余悸。

“嗯!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以你俩的成绩后都是能够考进名牌大学的,万万不能因为打架留下污点!”

“黄瀚那不是打架,是揭发骗子抓坏!”

“万一坏狗急跳墙直接掏刀子捅呢?你不是说过家有十几个,如果那些都是亡命徒,都敢捅刀子,那会是什么后果?”

张春梅倒是没有想过这些,但是以前听说过持刀抢劫的案例,那些还大多数是少年犯,根本不懂得虚张声势以吓唬为主,手里有刀子直接捅。

“我知道了,以后再也不肯黄瀚跟任何动手!”

这回张春梅答应得很认真,她真的担心黄瀚被坏伤着。

……

工农业总产值名列前茅的三水县被树立为省改革开放的典型,神文明建设的模范,双拥标兵,环境卫生示范城……

荣誉太多了,基本上囊括了县一级能够获得的所有荣誉。

太强劲的三水县引起了最高层的注意,大首长点,最高智囊团指示:“实事求是,调查。

如果三水县的典型没有太多水分,中央电视台应该做出系列节目报道,号召全国的县市级部学习。”

这是政治任务,不是随便说说,于是乎,调查组成立了,领导姓范曾经是某党校的副书记,他的级别比扬州市高官还要大一级。

党政机关不是企业,党领导一切,书记是一把手。

接到任务的中央电视台派出暗访组跟随调查组行动,记者、摄像师是来捕捉新闻,做了两手准备。

如果三水县是真金不怕火炼,那么就以唱赞歌的态度正面宣传。

反之,那就不客气了,批判、揭露是咱们媒体职责所在!

九月二十八,“事竟成宾馆”住了十几个说着流利普通话的外地,他们早出晚归,还特打听事儿。

三水县的典型是不是假的,当经验丰富的调查组和暗访组的十几个领导、部到达的当天,他们心里就有数了。

因为他们的行动属于最高机密,没有通知苏南省,相信小小的三水县不可能得到消息,肯定不可能提前准备应付检查。

他们是分四拨进三水县,为了不扎眼,只开了一辆半新不旧的吉普车,其他都是乘公共汽车。

三水县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净,比省城的环境卫生搞得都好,崭新的长途客车里根本没有司空见惯的怪味。

第二印象就是闲杂等、混子少,在三水县没瞧见有打架,甚至于吵架的都少。

第三印象就是多,楼房多,完全不像一个县城,绝对能够跟一般地级市媲美。

第四印象更加有代表,商业繁荣。

因为有了商业步行街,有了上千大小商家住,售卖的商品五花八门。

在步行街开店的有个体户也有厂家直营,简单的加工当然就近,甚至于发展成一楼是店面,二楼就是小型服装厂。

所以三水县城区这一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不少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工厂。

加工服装、鞋帽、纽扣、拉链或者生产跟服装配套的马尾衬、垫肩、盘扣等等,都得红红火火。

渐渐的,来三水县进货的个体户就多了起来,不知不觉中,这里就变成了大型集散地之一。

蓬勃发展中的三水县给外的感觉当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

“华美风”坐落在北大街的主厂房七月份已经完工,八月份完成了搬迁。

由于订单足,生产任务紧,接近七千缝纫工三班倒,歇不歇机器。

厂房是新建的楼房,高大且宽敞明亮,由于三水县是省典型,也是由于三水县上马了热电厂,因此省里特批不限电。

夜里灯火通明的“华美风”厂房简直成为了一景,光芒照亮了半条北大街。

不少做夜市的小商小贩利用这里比较亮的优点,来到“华美风”厂房楼下扎堆,自发形成了市场,工下夜班都能买到热腾腾的饺子或者汤圆,吃饱了回家睡大觉。

由于气足,这不是虚言,单“华美风”小夜班、大夜班换班的工就有三四千,当然不缺气。

摆个馄饨摊,弄个煮汤圆的小买卖或者来个扬州炒饭的小推车,一个月都能挣两三个的平均工资。

只要能够挣钱,中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