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圆满解决(1/2)
六月十七中午,下班回家吃饭的黄道舟激动不已。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局里去皖省两淮煤矿调查的同志不仅仅找到了五个证明,甚至于还找到了一些文字资料。
黄道舟的历史问题变成了事实清楚,经过局里开会研究后,同意立刻落实政策。
历史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不仅仅工龄得到了承认,还从七九年一月份开始补发,黄道舟今天领到了补发的工资,一共是二百四十六块几毛。
作为一家之主,意气风发的黄道舟高调宣布明天敲定买房子的事,他决定买下东大街北边的两间房子用来开店。
黄道舟和张芳芬不止一次去看过那两间房子,已经跟家谈过价钱,现在家里的钱加上补发的工资完全可以拿得出五百五十块。
他俩不是守财,对于置办产业蛮热衷,以前是没钱不敢想,现在手里有钱了,简直是迫不及待。
黄瀚郁闷了,年纪小真的不好办事,明明是自己提议家里买房子开店,却不到自己参与决策,如果父母选择正确也还罢了。
可是听他们说的那两间房子的所在地,买下来虽然不至于吃亏,但是否吃亏是相对的,如果选择买其他地段房子,以后带来的利益会翻好几十倍。
黄瀚道:“爸爸,你能不能仔细介绍一下准备成的那两间房子呀?”
“可以啊!那两间虽然是老房子,但是一直都有住,
家、
家,屋子有
住才是家,只要有
住的房子都朽不了。
如果老房子三年不住,大有可能倒了。”
“爸爸,这些我都懂,咱能不能说重点?”
“急什么!买房子是天大的事,我当然要细细说来。”
“哦!对不住,你别着急慢慢说!”
黄瀚只觉得蛋疼,但是见黄道舟兴致勃勃打开了话匣子,认为自己实在不应该打断他,让他高高兴兴讲故事何乐不为,自己又不忙这一会儿。
黄道舟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继续道:“那两间房子,家房主经常修修补补,瞧上去不太
。
开间也不小,两间屋子加起来三十八个平方差不多,关键是那里热闹,来
往,用来开个熟食店再好不过!”
“爸爸,我要弄清楚的是准确位置。”
“就在东大街白求恩桥的西边一点点,紧靠河边,唯一不好的就是北面朝着东大街。
但是没什么大问题,屋子有南门,南边有窗户光线好得很,门前就是老通扬运河,有洗衣服的码,用水太方便了。”
“哦!是紧靠河边那一排房子中的两间啊!爸爸、妈妈,那房子坚决不能买!”
“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我和你妈妈四条街都看了,觉得那两间房子最合适!价钱不高,我家买得起。”
张芳芬也看上了那地方,补充道:“那里真的很好,就在老通杨河边,洗洗捞捞方便得很,以后家里连水缸都用不着。”
张芳芬是个会过子的勤快
,此时都想到了以后洗衣、洗菜多么方便了。
黄瀚知道三水县的发展过程,这条穿过城市中心河流两侧的所有房子最终都被拆掉了。
而且因为是建沿河绿化带,属于公益拆迁,没有拆一还一这样的说法,基本上都是拿钱走。
有闹着要回迁也没用,因为那里根本不造房子,回迁从何说起?
黄瀚解释道:“妈妈、爸爸,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还洗洗捞捞?
河对面就是民医院,污水直接排到了河里,那水不仅仅不能吃,连淘米、洗菜都不行。
况且我们县至多一两年就不会有家喝河水、井水了,都会喝自来水。”
黄道舟道:“喝自来水跟买房子又不矛盾,紧靠着河边洗衣服多方便?”
“爸爸,河边脏得一塌糊涂,到处都是垃圾、屎尿。
那里又是县城的中心地带,河边的房子都是解放前的烂不堪,还有些甚至于摇摇欲坠。
用不着几年河边的所有房子都会被政府统一拆掉,虽然政府会给钱补偿,但是咱家的店没了呀!”
“有这种事?没听说过呀!你怎么说得这么肯定?”
黄瀚解释道:“我这段时间天天去校长室借报纸看,看到了许多支持改革开放的文章。
知道国家在进步,马上全国都执行大包,很快就有许多
赚到钱了,县里的财政收
当然是水涨船高。
东大街东边就是县政府,东大街流量这么大,现在
烂成什么样子了?如果你是县里的领导,难道就没有想法?”
黄道舟陷沉思,张芳芬不明所以,疑惑道:“四条街上的房子都
烂得差不多,按照你的说法就没有可买的房子了。”
“妈妈,你不可以这样理解,确实,旧房子总归是要拆掉重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