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皇帝南幸、太子监国(2/2)
南幸,太子监国,大宋即将推行新政改革,正是我等将满腹才华报效君王的时候……”刘秉忠没说几句话便被打断!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是蒙古,不是宋国
!”
刘秉忠郑重其事对郭守敬道:“非也,若思,这天下绝非蒙古的天下,也绝非宋
的天下,而是百姓之天下,只要老百姓过得好了,还分哪国呢?你是明白
,这个你应该懂得。”
“你这是狡辩,首先得有国家,然后才有百姓。”
“没有百姓,哪有国?”
郭守敬憋在心里的话终于说了出来,他怒道:“那按照先生你的意思,可以随便投降宋国!”
刘秉忠的目光很是澄澈,他对郭守敬道:“若思,我等虽然投降宋国,但殿下礼待我们,又重用我们,也让我们的才华有地方可以施展,而不是白白费一身才华。当初你是怎么对我说的,你那时不是想找一个明君投效么?”
郭守敬不知道该怎么说,他陷了一个死循环中,整副身体好像在沼泽地里面挣扎,要被烂泥
给吞噬了。
郭守敬道:“那当初你怎么说宗王将来必然是明君?”
“当初我还没见到太子殿下,但如今我终于找到了,在我看来殿下才符合我刘秉忠心目中君主的形象。”
“那我祝先生找到了,可我现在只想研究这些书,并不想投效某个君主!”
刘秉忠略一思索,便只好对道:“此言荒谬啊,我们最终是为了百姓。”
“为百姓?”
“是啊。”
“今天我累了,你回去吧。”
刘秉忠有些落寞只好回自己的屋子。
……
初二一早皇帝轻车简行,直接带着亲卫马匆忙南下,临安官员亲自在丽正门送别皇帝。
按照皇帝的行程,他上了船后打算沿浙东运河一路去庆元府,再从庆元府转海船沿着海岸线南下温州、福州与泉州。
到泉州之后,赵竑还打算亲自去台湾府一趟,看看台湾府那边发展的如何了。
赵诵出面要送,被皇帝拒绝了,看着船只从钱塘江上消失之后,赵诵转身就回了临安城。
这次监国使命任重而道远,赵诵知道他崭露角的机会来了,于是倍加珍惜这次机会。
回了临安之后他就开始着手准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