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正在新建的台北府(1/2)
夕阳下天边的火烧云通红一片,林杭升与李源二在岸边走着。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此刻澎湖马公岛的环形的避风港已经停靠了五十多艘海船。
大大小小的海船如同一只只蚂蚁一般挤在港。
“这么多的海船,此番流求,一共有多少百姓?”李源问林杭升。
“跟随我的第一批有三万,后续还有十万多
蜀的百姓。”
李源听了诧异起来,“这么多的百姓可是要消耗不少的粮食。”
“是啊,一下来可是要耗费不好啊粮食。”林杭升:“可这又有什么办法么,他们都是大宋的子民,我大宋总不能弃他们于不顾吧?哀民生之多艰,大宋现在也是没有办法了,各地能接济了一部分的灾民已经很不错了,可是还是有不少百姓生活在水
火热之中,实在是让我痛心疾首啊......”
李源听了默然不语。
次一早林杭升在澎湖休整补给淡水等物资之后,就带着后续的船队驶离澎湖诸岛,朝着流求出发。
李源站在水寨的顶端目送他们远去。
二月中旬,船队已经进淡水河流域,进
河流之后船的吃水线就成了问题,然后在半道上换了平底的船只。
蜀的百姓也是第一次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一路上到现在他们大部分都在船上,看到的都是以前没有看到过的海水。但这海水看多了也是要晕船的,终于看到了一块土地,百姓们顿时沸腾起来。
能安稳地生活下来是他们现在最奢望的一件事,如果能在这里落地生根,总比要落在鞑子手里要好。
他们都在问林杭升关于目的地的一些问题。
“很快就到台北了,朝廷已经将所有的一切都安置好了,从今以后你们有房有田,有儿有,你们有什么困难,朝廷能帮你们解决的,尽量会帮你们解决。”林杭升吩咐下面的官吏安稳这些百姓。
在进内河之后,前方河道渐渐开阔,水流也减缓了,在河道两岸附近还有不少的村庄和水稻田地。
看着村庄都是烟的样子,又看到那些稻田里面都
着秧苗,秧苗的高度都超过了膝盖,绿油油的一大片连接起来,看上去非常壮观,甚至还有在田地里面忙碌起来的百姓。
那些岸边的百姓看到船只之后停止劳作的动作,全部朝着船这边看来。
林杭升向他们打了个招呼,隔空高喊问百姓,林杭升知道差不多要到台北城了,此时离台北城外的港还需要半
的工夫。
船上的百姓这才吃了一颗定心丸,翘首以待。
......
港上,收到了前方的信函之后,李由、祝况之、刘一二、刘四五他们已经在港
翘首等候。
刘一二、刘四五这才认识到原来赵东家就是太子殿下,也打探到了临安的消息,想着当初为太子赵诵做的,现在想来觉得挺是值得做的。
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
过了许久,远处淡水河上忽然出现了一大群船只。
紧接着林杭升的船只终于到港了。
下船的一刻,林杭升实在是被港上的
况吓了一跳。
“是钦差到了。”看到穿着大宋官服的林杭升之后,有在
群中高喊。
港上早就站着迎接的
群,在见到自己之后,点燃了连成一排的鞭炮。
轰的一声,突然就响了起来,噼噼剥剥的声音连成串,经久不绝于耳。
除了鞭炮声音之外,锣鼓齐天顿时间敲打起来,震耳欲聋,林杭升急忙捂着耳朵,对李由他们道:“太热闹了,现在看来要比过年还要热闹。”
李由道:“是啊,我们收到钦差的消息之后即开始准备,还请钦差过目。”
林杭升听了他们说的,忙问李由他们一些关键的问题,“灾民住的地方怎么样了,吃的准备的怎么样了,还有其他穿的......”
祝况之道:“......一切都准备好了,现在就等百姓下船了,请钦差过目。”
林杭升听了点点,然后就将皇帝赵竑的旨意传达给台北府的所有
。
“官家圣明,百姓有福。”
林杭升读完后就下令开始卸下船上的物资。
港上,工
们开始帮忙卸料。
一辆接着一辆的马车开始往返运,然后到达制定的地方。
船上,蜀的百姓们也开始依次下船,这是他们离开泉州之后,第二次踏足的地方。
而这一次,他们清楚知道他们要在这里地扎根了,除非
后大宋能从鞑子手中收复故土。
看到台北这边的有序地
作这一切,林杭升很是放心。
在李由他们的带领下,林杭升去了台北府,他想看看这座城池建造的如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