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就依卿(1/2)

自始皇至今,历朝历代的商贾一直没有地位,太祖更将商贾列为第四等。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一千多年来,更从没有向商贾收税的先例,白白让无数银两流失。

这是一笔多么巨大的财富!

杨荣感叹不已,如果张宁不提议向商贾收税,惯思维之下,谁会意识到这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一半的数额可不少,这些银子充国库,以后再也不用为国库空虚发愁了。

历经四朝,经历风无数,杨荣怎会不明白张宁以提高商贾地位为代价,向商贾收税的目的是为了军饷?他很快做出决定,开门出来,来到昭仁殿,道:“陛下,就依张大,一半拨付军饷,另外一半么,充国库,如何使用,再议。”

国库的银子总是不够用的。

朱祁镇大为高兴,道:“就这么说定了。”

只要国库有银子,怎么用再商量也无妨。

张宁似早已料定他会答应,微笑道:“杨大不用担心,只要收十年商税,恐怕国库里面串铜板的绳索烂掉都没重新串。”

史书记载,汉景帝时期,国库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这是多么富裕的时代?朱祁镇和杨荣心生向往,轻笑出声,朱祁镇更道:“若真如此,都是张卿之功,朕自当封卿为侯。”

杨荣提醒:“陛下,张大和太皇太后有三年之约。再说,十年后,张大和安定郡主都不年轻了。”

张宁心如被针扎了一下,勉强笑道:“只要收一年商税,陛下便清楚金额有多么巨大。只是收税的衙门须独立出来。嗯,得有一套体系保证收税不贪污。这些的俸禄也得定高些。”

这是张宁第二次提出另设收税衙门。杨荣斟酌道:“为什么一定要另设衙门?”

农税由当地衙门收取,各级官员有收税的任务,每年春收、秋收,田总能看到收税的衙役,商税为何不给衙役,而要另设衙门?

“为了防止贪污。商铺虽然没有税,但平对衙役的孝敬不会少,他们极有可能形成合作关系,不利于收税。”张宁道,现代法律规定纳税到税务局税自有它的道理,将这套方法拿来用,绝对没错。

杨荣道:“张大,为何另设衙门后,衙役不和商贾串通逃税?”

他们熟了后,也会形成合作关系吧?你怎么能保证他们不将税银揣进自己腰包?

“让他们自行去衙门报税税啊。”张宁显然胸有成竹。

你这是痴说梦吧?他们怎么肯每个月主动去报税?杨荣只是摇,道:“张大,不是老夫倚老卖老,你还是太年轻了。”

朱祁镇也一脸失望,周平上门收税,便成为众矢之的,让他们自行税,怎么可能?

张宁笑道:“他们可以不啊,只要被锦衣卫查出来,少则杖五十,多则秋决处斩。这轻重刑罚么,便有劳刑部诸位大了。”

由锦衣卫缉查,逃税者处以极刑?杨荣眼前一亮,一拍大腿,道:“果然英雄出少年。张大之智,老夫等不及。张大,请受老夫一拜。”说着起身行礼。

张宁急忙起身扶他,笑道:“阁老大,你这么夸我,我怎么受得起?”

“该夸!该夸!”杨荣抚须笑得见眼不见缝,道:“陛下得此英才,是朝廷之福,也是百姓之福。”

却是商贾之不幸。张宁无声给他补上一句。虽然此举能提高商贾的地位,但不见得每个商贾都领,有些或许只钱,无所谓社会地位高低。

朱祁镇早就坐不住了,这么一来,哪个商贾敢不主动税,哪个衙役敢贪污?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岁月,银子跟长了腿似的,会源源不断流进国库。他道:“张卿实有大才,朕早预见。”

你是夸我还是夸你自己?张宁笑了,道:“这收税的衙门么,可以叫税务或是税衙,衙役必须懂得记帐,最好由各商铺的帐房充任。可以在各地衙门贴告示招,通过考试择优录取。”

“还有呢?”杨荣道,只觉张宁的话为他打开一扇崭新的大门,这些,他这个历经四朝的老臣竟然从来没有想到,年轻思维活跃,有想法,又敢于敢实践,世所难能啊。

“每年审核。由京城派分赴各地审核不太现实,不如由州府派审核,京城再派审核州府的员,一旦发现这些员贪污,再查他之前审核的员。这样虽然繁琐一些,但有效率。”

通不便的况下,若每年由户部派审核各地税务,这些审核的员恐怕到死都不能回京了。

“依你,全依你。”杨荣哈哈大笑,说完才想起应该问朱祁镇的意见,加上一句:“陛下以为如何?”

“朕准了。”朱祁镇笑得极是畅快,道:“就依张卿所言去做。只是这税衙么,是否要另外建,一地有两所衙门,会不会让百姓误会?”

“当然要另外建。不妨由工部画图纸,各州县按图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