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新的传承,儒法兼并(1/2)

第三十七章:新的传承,儒法兼并

方远闭着眼睛坐在椅子上,同时右手不断的敲击着桌面。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历史中一个又一个人物从他的脑海中划过。

春秋大学既然要编纂一套独特的教材,并且还要容纳百家学说,那么下一位传承就格外的重要。

按照方远现在的神识承受能力,春秋战国的诸子是别想了。

战国诸子几乎都是半圣境界,贸然传承,恐怕会有性命之危。

这就像是让一名刚刚大一的本科生,突然去接受院士的知识,脑子不崩才怪。

0到0.5的突破是妖孽,可是0到1的突破,那带来的将会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方远喃喃自语:“目前国内的需求是一批可以为官的人才。官场腐败,必须要用猛药才可以挽回百姓对朝廷的信心,那么必须要用法家了。”

但是根据华夏的历史经验,法家如果单独尊崇,那么王朝往往很快覆灭。

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必须要用儒术加以制约。

所以接受的这一个传承,必须精通儒法,并且还不是战国诸子。

方远嘴角微微上扬,思路越来越清晰了。

一个人的身影渐渐的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虽然那一位口碑不是很好,但是能力却毋庸置疑。

师从名师,毕业于顶尖学府,工作经验异常丰富,还拥有一定的成就。

他的遗产还给后世王朝提供了巨大的政治效绩。

最主要的是,这一位精通六经,法家经典,再加上张辽记忆中的兵法知识,春秋大学的基本框架就算是建立出来了。

至于其他的学科,以后再慢慢的完善也不迟。

毕竟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法,总会有一些瑕疵。

既然想到了具体的方式,方远也安心了许多,便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今天一天实在是太累了……不仅仅是在身体上,还有精神上。

房间中的烛光摇曳,将他的影子拖得很长很长……

……

……

日

方远按时进入脑海中的传承空间。

一进茅草屋,他重新环顾了一下四周。

发现里面桌子的上面这一次多了一个黑色砚台。

砚台只有巴掌大小,如果不仔细的观看,估计会当成一块形状奇怪的煤。

方远走近砚台。

发现除了里面有三分之一的墨汁之外,别无奇怪之处。

甚至这一块砚台都没有花纹,就像是一个制作时直接把中间掏空的劣质品。

轻轻地将砚台拿起来,方远仔仔细细的打量。

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现。

就像是一个普通的装饰品,看不出所以然来。

无奈,将砚台放下,方远径直的走向墙壁上那一幅空白的画卷。

“是时候让这一方天地的人见识一下强秦的威力了!”方远朗声说道,语气中还略微带着一丝丝骄傲,“始皇帝当年一统六国,主要靠两个人。武将王翦,文臣李斯!”

“扑通!”

双膝跪在蒲团上,郑重一叩!

“华夏方远,恭请左丞相!”

“嗡!”

一道肉眼难以看见的金光在方远额头触碰地面的那一刻,从额头与地面接触的位置骤然迸发,如同一道金色的闪电,猛的覆盖了茅草屋的地面。

“嗡嗡嗡!”

一个又一个奇异的字符出现在地面上。

字符形呈纵势,笔画粗细划一,匀圆齐整,排列齐整。

有的圆润而略粗,还有的较细而圆劲挺直。

方远定睛一看,明白了地面上的符号。

这是小篆!

始皇横扫八荒之后,统一的文字。

抬起头,墙壁上空白的画卷早就已经出现了图画。

那是左右两部分,代表了两个历史事件。

左边的画作中,一位少年正在一所巨大的学校中,与同窗们交流学习。

右边的画作中,一位中年人正站立在一间金碧辉煌的殿堂之上,率领着文臣叩拜一位魁梧的皇帝。

正当方远对着画作发呆的时候,突然从天边传来了一阵声音。

声音似幽怨,似悲愤,似感慨,似悔恨……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