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如有神助(2/3)

大名鼎鼎的关公和“阉人”张翼德,身边是缺兵少将的。

好不容易带出来的十多万百姓,还大都被曹操半道上又都给劫了回去,反而充实了曹魏的实力,除了为刘备进一步赚取了仁德的民望,其他的收获好像有限的很。

如果真的说要有,或许发现了李祐这个可用之将算是一条吧,就算没了七进七出的戏码,刘备也没再把自个儿子给摔成傻儿子,就为了表示下对赵云的器重,可也不耽误这位给人爱哭鬼印象的主,用别的手段笼络一番李祐。

本就有任务在身,必须帮助刘备一统天下的李祐自然不会太傲娇,很自然的就接受了刘备的拉拢,正式的成为了一员将领,也算是正儿八经的踏上了这个世界的历史舞台。

这次的长坂坡之战,后续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原本是因为曹仁和曹纯攻入江陵,江陵守军不战而降。赵云因护送刘备家眷有功升任牙门将军。不过这次当然就换成了李祐得了这个将军,而赵子龙却成了李祐的副手。

历史上徐庶之母也是在此战之中被曹操俘获,以致后来徐庶转投曹操。这一次就不一样了,李祐是知道这事的,所以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和刘禅的过程中,李祐顺带着也把徐庶之母给救了出来。

他可是早就在徐庶之母身边安插了小密探,随时留意她的位置的,等到百姓听闻曹军来袭乱起来时,顺带着就把这位关键人物给保护了起来。

当然也由此保住了徐庶这个同样智计百出的智囊人物,也算是给刘备更多的选择。

诸葛亮是个典型的文人形象,实际上家世也不简单,可不是什么寒门子弟,这从他与水镜先生的关系,从诸葛恪能跑去东吴当谋主都能看得出来,这位的背景肯定不简单,说是世家子弟都不为过,自然有其傲气。

而因为三顾茅庐那事,不论是傲气的关二爷还是狂人张三爷,都对这位并不是那么感冒,就算是诸葛亮通过自己的智计百出证明了自己不是个眼高手低的主,可是心结已经种下了,二爷和三爷还是很难对这位军师心服口服。

可徐庶就不一样了,这位本就是正儿八经的寒门子弟,年轻时又干过任侠的事,因为不平而杀人,也因此不得不化名出走,可以说很对二爷和三爷的脾气,加上坎坷的经历让他的性格没有那么棱角分明,和这两位主还是比较合得来的。

这样很多事情起码能有人居中调和一下,也不至于完全由着这两位的性子来。

所以说多了这一位,对刘备的助力可不只是多了个谋主而已。

刘备也正是知道这一点,才会如同原本嘉奖七进七出的赵子龙那样嘉奖李祐,因为他不止护住了自己的老婆孩子,还保住了徐庶的老母,也就是保住了徐庶这位良才。

当然有了这样一段恩情,李祐以后和徐庶肯定也是经常互相走动,反倒是和诸葛亮怎么也亲近不起来。

这位算计太甚,在这个电影世界中更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主,连赵云都能轻易的牺牲掉,也实在很难让李祐心生亲近。

至于对传说中的人物的那点崇拜什么的,经历过这么多副本世界的李祐早就很是淡然了,就算是有好感,也该是对着他的小弟赵子龙,又或者刘关张三兄弟,多一个少一个的实在无所谓的很。

毕竟心态不一样了,这个世界的传说想必以后也少不了他自己这一号,也会多出许多关于罗平安的传奇故事。

而这次战斗的后续影响还不止于此。

战后,东吴吊唁刘表的使者鲁肃是个对刘备很有好感,本身也主张联合多过对抗的,他劝说刘备联合孙权共抗曹操,后来也多次努力促成此事。

就算是在诸葛亮被派往东吴商谈联盟事宜,然后舌战群儒的过程中,鲁肃也没少出力说和,最终促成了两家联合抗拒曹操的局面。

由此长坂坡这一战也可以说是促成后来的赤壁之战的一个契机了,绝对是影响深远。

当然刘备的麾下自此有了徐庶,又有了李祐这么两个大的变数,也算是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拐点,迎来了崭新的篇章。

这之后不久,诸葛亮入吴,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加上有鲁肃的帮衬,还是成功的促成了刘备和孙权结盟抗击来势汹汹的曹操的局面,尽管刘备显然是处于一个从属的地位,谁让他手下实力这么弱小呢。

而就在同年,曹操携大胜之势,带着号称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南下,想要一举打趴下一直掌控着南方的孙吴势力,甚至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意思。

可惜周瑜给他来了个火烧赤壁,看似不可战胜,庞然大物一般的曹操,竟然就这么折戟沉沙了,只能灰溜溜的跑回北方去舔舐伤口

通过这一战,周瑜可是真正的名扬天下,可惜这位实际上并不嫉贤妒能的东吴大都督,还是没能多活太长时间,到了就公元210年就逝世了。

对蜀汉特别亲善的鲁肃继任其职,成了新一任的大都督,算是主公孙权之下的第一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