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开始吧(1/2)
这边杨琼和赵晓曼两分工,一个安顿奥灶面馆的临时灶位置,一个负责协调宣传时间,还得抽空通知苏廉正再去采购一批鳝鱼和麻鸭。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时间,食不语仿佛迎来恢复营业以来最忙碌的时刻。
“鳝鱼别买多了,万一卖不完费。”夏寒秋友
提示道。
在他看来,就算有奥灶面馆众支持,以喜乐街的流量最多也只能卖出五六十碗。
谁知下一秒,杨琼的话就让他跌眼镜:“夏师傅,我刚统计完,预定中午吃面的
数已经有251
了,肯定卖的完。”
这下,不只夏寒秋,连苏子放都有些惊讶。
前几天杨琼才说中午翻台量不到80桌,看今天这个数据,有望翻倍。而且这才刚开始,一旦知道消息的越来越多,恐怕会超过400
。
“你这里不是……”
夏寒秋一句话没说完,杨琼就抢答道。
“夏师傅,这边作为商圈确实不够发达,不过因为离景陵大学不远,所以有些学生会跑来吃饭,加上附近还有几栋写字楼,那些白领中午也会过来。你们开放临时菜牌的消息刚公布出去,就有老顾客预约了,有几位吃过广临那边的奥灶面,还帮着喊了老乡和朋友来,这才有这么多的。”
优秀!
苏子放给杨琼点了一个赞,果然是系统钦定的市场员,业务能力太强了!
夏寒秋听着杨琼的话,眼神多了几分疑惑。
他不是老古董,也知道微信、美团、抖音是什么东西,可是杨琼这种做法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居然通过老食客来拉动新的食客,远比单纯靠碑传播要快许多。
“老了,不服老不行了。你们年轻的玩法,看不懂了。”夏寒秋感慨一句,将视线投向苏子放。
其他忙着采购准备午饭
的繁忙,他和奥左反倒最悠闲。
隔着一张料理台面对面站定,一一块砧板,旁边放着选好的食材。
夏寒秋点示意两
可以开始。
苏子放不紧不慢地舀出两碗面,打
一枚
蛋,小半勺细盐,一勺碱水开始和面。
这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面量在一斤左右时,按这个配方可以做出十分筋道的面条,硬而不生,软而不烂,最适合做阳春面。
再看奥左那边,和苏子放这边的细完全不同。
两只面袋反扣在料理台上,双手一提,瞬间便堆出一座面山。
奥左在面山中间掏出一个,打
三板
蛋,开始混合面
和
蛋。
苏子放看了一眼,心里有些嘀咕。
常吃面食的都知道煮面的汤煮的面越多,汤味越浓郁,上好的面汤自带一种咸香味道,鲜比高汤。
在北方一些地方甚至有“千金不换老面汤”的说法,足以见得其味丰富。
奥左和自己只是比试一碗阳春面,却准备了足够五十份的面团,显然是想用老面汤吊味道,让面的味道更好。
如果自己不能拿出匹配老面汤的汤底,风味上必然先输一。
更何况奥左的面混合了高筋和中筋面
,还用全蛋和面,这让他想到流传于粤省地区的知名面点竹升面。
这种面做法极其独特,厨师必须先用鸭蛋和面成团,全程不沾一滴水,再把面团放到专门的压面处——一根粗大的毛竹,一固定,一
伸出桌外数米。
厨师要用自己体重压弯竹子来达到擀面的效果,一边压打一边移动,通常要两个小时才能制作出合格的竹升面。
不过由于和面时不沾水,又经过长时间高频率的碾压,面与鸭蛋充分混合,筋度也达到顶峰,在食用时甚至能像
丝一样爽
弹牙!
苏子放在学校时曾吃过一位粤菜大师制作的竹升面,蛋香浓郁,韧十足,以至于吃完后一个月内,吃其它面食都没有滋味。
看着奥左的体型和他的做法,苏子放丝毫不怀疑,如果让奥左全力捶打面团一小时会形成比竹升面更加爽的面条。
“所以……”
“面配比不过关,和面方式差了点,连煮面技巧都赶不上,这任务还怎么完成?”
苏子放看着自己面前一小团面絮叹一气。
“亲的,加油啊!”
猛地,沈安妍的声音响起。
苏子放扭一看,发现沈安妍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赶来后厨,站在夏寒秋身边。
奥左听到声音,抬瞥了一眼继续用力揉压着面团。
苏子放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他收到消息,沈安妍也乖巧的不再说话,默默对苏子放比着型:“加油。”
感受着朋友的目光和鼓励,苏子放体内升起熊熊斗志,揉面的双手也提升力度、加快速度。
然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