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昏君9(1/2)
好,宰相在心里疯狂赞同,这就是自己的心里话,果然不愧是有“副相”之称的参知政事,说得太合自己的心意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参知政事停下来,看了李祯一眼,见上首的皇上面无表,看不出来对自己这话到底是什么想法。参知政事默默叹了
气,这是天生的帝王,自己栽得不冤。
参知政事继续道:“臣认为这是民间不了解皇上所致,臣请命管理国子监,从国子监的学生手,逐渐让整个宁国的
都知道皇上的雄才大略。”
参知政事决定主动退一步,如果能办好这件事,没准还能继续在朝堂混,不然以自己之前跟皇上作对的行为,很可能一无所有,甚至连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
宰相在心里狂骂参知政事,骂得脸色都有些扭曲了。李祯眼神里微微有些笑意,这个参知政事,果然是个老狐狸。
李祯道:“卿
知朕心,那
卿就替朕管好国子监。不过,现在的职位也离不开
卿,所谓能者多劳,
卿就辛苦一点。”
参知政事眼睛一亮,再次佩服起皇帝来,身为上位者,能容忍,不因一时之气来,绝对是明君的潜质。
参知政事伏地谢道:“谢皇上,臣一定不负皇恩。”
这是李玘的承诺。李祯并不在意他的话是真是假,听其言,观其行,如果他做不到,就让他回家吃自己好了。
三省、三司、枢密使三个权威部门的大佬如今只剩下宰相态度未明,李祯将眼神转向宰相。
唐敬避开皇帝的眼光,这个宰相位子他做了十几年,现在一个臭未
的小儿皇帝就想让自己俯首,绝不可能。
李祯拿起一份文书道:“这是昨天抓的官员的供词,克扣粮,私通蛮
,宰相是想把我宁朝的朝堂换成蛮
的,还是迫不及待想归顺蛮
了?”
其实私通蛮的也不只宰相一
,朝堂的几个大佬,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大家都有份,胆子小嘛,审时度势是高官的本能了。但谁让宰相最不识趣,李祯也只能拿他一个
开刀了。
“来,剥下宰相的官服,将他带进监狱,仔细调查。”
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立刻跑了进来,有了上一次当朝杀的前例,锦衣卫在朝臣心里留下了很大的
影。
宰相立刻叫道:“皇上,私通蛮也不是我一个
的事,你问问他们,哪个没做过?枢......唔唔......”
枢密使将宰相的嘴塞得紧紧的,李祯使了个眼色,锦衣卫立刻将拖下去了。
枢密使像是才意识到自己做了错事,连忙跪地请罪。
李祯也知道他们的把戏,不过,李祯这时候不跟他们计较,也不能将上层官员都杀了,李祯不愿意在外患未除的况下,又生内
。他又不想做亡国之君!
所以,李祯选择对刚刚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道:“枢密使失仪,罚俸一年。”
这意思就是将这件事轻轻揭过了,但是也得给与他们一定警告,这叫恩威并施。
李祯继续道:“宰相私通蛮,克扣前方将士的粮
,罪同叛国。查证后抄家,诛首恶,三族流放。”
说是查证,其实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皇帝都说有,谁敢调查出来说没有?更何况宰相的罪名是实打实的。
李祯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希望众位卿不要学习宰相的坏榜样。”
“朝上空出来的尽快选
填上去。至于宰相的
选,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六部尚书写个奏折推荐
上来,朕最后定夺。”
李祯噼里啪啦说完了一段信息量不少的话,就宣布退朝了。留下的官员们松了一气,事
总算结束了,以后上朝不用为自己的脑袋担忧了。
李祯一系列措施,总算囫囵个的掌握了朝堂,当然这还只是第一步,要是这样就想躺在功劳簿上,那宁国就离亡国不远了。
不过,后续事也需要等外患结束后才能继续,现在就先缝缝补补,暂时凑合着吧。
李祯吩咐道:“让锦衣卫多关注前线的消息,朕要第一时间知道况。”
王忠答应一声,转身派去找锦衣卫。
“等等,你告诉方白,锦衣卫可以酌增加
,只要报给朕知道就行了。朕希望锦衣卫以后能替朕监控天下事。”李祯道。
锦衣卫是一把很好用的刀,而且李祯也不用担心它反噬,它所做的事就意味着,除了皇帝,没有
能容得下它。也只有皇帝才能赋予它这么大的权利,否则锦衣卫还不如那些被闲置的禁军。
“皇上,宰相的选报上来了,这是几位大
的奏折。”王忠抱着几本奏折到李祯面前道。
李祯翻开奏折,原宰相唐敬被抓后,现在以参知政事为首,底下是三司、枢密院。
参知政事推荐的宰相是秦苴,秦苴是武将,更何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