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昏君6(1/2)
“拟旨,封秦夫为轻车都尉,二品奉国夫
,赐金牌。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李祯觉得对这样一个很符合自己心意的中豪杰得有所表示,不管是为了进一步安秦家的心,还是为了李祯个
的高兴,这个旨意都得发。
秦夫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脱下进宫的服装,就收到了这份旨意。二品奉国夫
还好说,反正是内宅的诰命。但轻车都尉,那可是正四品的勋爵,多少武将求而不得,还给了金牌。
这个消息令秦家高兴的同时,也对新皇更加忠心。新皇果然是个好皇帝,跟上皇完全不一样。
投机派也很高兴,这说明皇上绝对不会妥协,自己等升职有望。但同时心里也有担心,皇帝到底能不能敌得过宰相等
?
毕竟前面几个皇帝跟官僚的斗争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只能自己憋屈地做个纸皇帝。万一新皇也是这样,那自己等就完了。
宰相等实权派就完全是愤怒了,皇上不听劝不说,还绕过政事堂直接封爵,这是要架空政事堂!尤其是宰相,自己的被皇帝杀了不少,宰相是铆足了劲要跟李祯作对。
但宰相的愤怒并没有被李祯看在眼里,转身他就下旨让六部尚书,翰林院学士3加
政事堂。
政事堂原本是由三省三司、枢密院的最高领导班子组成。宰相是中书门下的长官,参知政事是尚书省的长官,统领六部,被称为副相,三司掌全国财政大权,枢密院章全国军事大权。
政财军三者基本就是国家的全部,所以皇帝遇到大事一般会先在政事堂商量,政事堂都通过后,就可以在全国通行。
所以政事堂是与皇帝分享国家大权的机构,现在李祯让六部、翰林院学士加,是想染指政事堂的权利。
虽然目前看来,对几个大佬没有大的影响,但这个举动对他们的刺激非常大。这意味着皇帝的手伸得太长了,想想皇帝对付禁军的手段,政事堂的几位大佬都警惕起来。
宰相、参知政事几个也不各自为政,互相攻讦了。他们达成一致,现在大家共同的敌
是皇帝。
皇帝是高高在上没错,但皇帝下达的指令,没有政事堂几个大佬的配合,能安然下达到地方吗?
几个大佬冷笑,等着皇帝来求自己,要不是皇帝至今为止没有发布什么涉及全国的政令,政事堂早就能让他明白这个道理了。
不过,现在也不晚,大军出行,粮先行,没有粮
打个
的仗!
几个看向三司使,三司使表示明白,肯定让皇帝了解到三司的能量。
三司使回去后就立刻下令拖延对前方军队的支援,这还只是警告,不然三司使一声令下,全国的军队都要饿肚子,那时候国家就真的要了。
当然,一般况下,三司使不会这么
,因为这意味着彻底跟皇帝为敌,那是要杀
的。
三司使的行动,锦衣卫很快就报给了李祯。如果不是战时,李祯倒还真想跟他们玩玩,但现在,李祯只是下旨让户部负责前方的粮,由内侍带着“如朕亲临”的牌子监督。
因为有三司的存在,户部基本没有什么权利,但是户部毕竟也挂着“掌管财政”的牌子,基本的粮食、货币还是会有一定储存的。
户部尚书也是投机派的一员,更何况现在还进了政事堂,他也知道这是皇上跟几个实权部门争斗的关键时期,所以非常配合。
对于上司尚书省、三司的命令全部给内侍处理,不然“如朕亲临”的牌子是用来
什么的?
这一局双方打了个平手,三司使拦不住户部,李祯也没有强制三司做事,可以说暂时缓和了双方的矛盾。
三月,微风和煦,天气转暖,科举也正式开始了。无数的学子准备在考场上奋发图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多么美好的梦想。
李祯对兵部尚书道:“武举一向不被关注,今年你们兵部要正式担起责任来,好好筹办武举。朕还等着看武举里面的
才。”
兵部尚书道:“是。”
现在六部跟皇上是脚步一致的,不管以后如何,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跟三省三司做斗争。对皇帝的话,六部都很配合。
户部就因此从三司那抢了不少权利出来,哪怕是空的,但有了皇帝的支持,它就是实权。其他几部也希望能达成如此成就,比如兵部,已经对枢密院的权利虎视眈眈了。
科举开始后,斗争双方的局势开始缓和,大家都忙着抢。
这一届考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幸运在于不用向往年那样坐冷板凳,有抢着要,不幸在于,稍不注意就会卷进两方的斗争中,尸骨无存。
“皇上,大捷,河东的蛮退兵了。”王忠高兴地回复。
“哦,广宁呢?”李祯问。
“回皇上,广宁还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