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亡国公主4(2/3)
瞻。
哦,这下大家都明白了,重点是自缚自身,自称大平臣子,为公主马首是瞻。答案都有了,谁还不会照抄呢!
作为经历艰难的可靠上来的官吏们,他们甚至将答案玩出了新花样,不就是谦卑,恭敬,装孙子吗,简单。
董大成第一次发现这些文的节
可以如此低,跟之前骂两园卫的仿佛不是同一批
。
不过,在这些棚的求生欲下,他们的
命总算无忧了。
高宁巡抚全家被杀,安宁让薛从担任了高宁巡抚,主管高宁省的军政大权。本来王大威最适合这个职位,他是文官出身,又做过兵部尚书,可他目前还在平安州,只能先让薛从担任了。
目前安宁手里能用来独当一面的只剩下原瑞王世子吴沣,虽然专业不对
,但安宁也只能让他主管征兵的事,让东西两园卫协助,务必要先将高宁省武装起来。
另外,东西两园卫也许久没用了,安宁怕这两把刀生锈了,便让两边的统领自查,将两园卫彻底梳理一遍,只留锐,剩下的可以转为民,或做其他工作。
本来两坚定地认为两园卫绝对是皇上手上最锋利的刀,绝不可能出任何问题。
谁知,这一查才发现,受贿赂的,滥竽充数的,在内嚣张,在外软弱的......什么奇葩事都有,这才来高宁没几天,就已经有借着公主的名各种敲诈勒索,嚣张跋扈的了。
两个统领要吓死了,这是找死啊。难道忘了公主杀时的狠厉了吗,还是认为公主就不会杀两园卫了?
公主心心念念就想光复大平,若是被发现这些的行为,别说他们了,就是统领自己大概都没好果子吃。
两马不停蹄地开始整编两园卫,凡是不合格的全部挑出去,严重的就杀
。两园卫时隔多年再一次露出了锋芒,只是这次这把刀对向的是自己,割
重生。
那边吴沣也立刻开始征兵。
随从道:“世子,我们为何要这么听话?鲁王跟齐王都自立了,王爷是瑞王,不如我们也......”
吴沣喝道:“住嘴,以后这种话不许再说。不说我家世代受皇恩,就说公主救了我们两次,那是多大的恩
,岂能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吴沣义正言辞,其实心里很苦涩。他难道不想自立为王吗?可自己毫无胜算,又不是皇家嫡亲血脉,与其自立失败,倒不如做个忠臣,以后史书工笔,自己也能留下个好名声。
吴沣缓了缓语气又道:“我看公主行事很有章法,杀伐果断,你信不信只要有敢动心思,高宁知府就是前车之鉴。”
随从想想高宁知府全族几百颗,再想想公主面不改色的样子,也觉得胆寒,立刻就不说话了。
吴沣的征兵并不顺利,虽然他用尽了心力。大家都知道当兵的待遇不好,拿不到粮饷不说,还要连累子孙后代成为军户,谁当兵谁是傻子。
除了实在活不下去的或者野心很大的,没愿意去当兵。
吴沣用尽手段,也只有1000多来参军了,离安宁要的一万
还远得很。
巧难为无米之炊,就算他有再好的智计,也改变不了高宁百姓固有的观念。
他只能禀告安宁道:“属下无能,没能完成公主代的任务。”
安宁也知道了这时候征兵的难处,这可不是以当兵为荣的时代。
安宁道:“无利不起早,百姓对没有好处的事不做也是正常的,不是你的过错。这样吧,我从宫里带了一些财物过来,先以利诱之,再告诉他们当兵的好处,来的大概就会多一点。另外,你可以宣布以后废除军户,士兵的后代也不用代代当兵。
安宁准备提高士兵的待遇,除了饷银由每个月一两变成二两外,参加当兵的家庭还可以免一年赋税。
不用成为代代当兵的军户,每个当兵的都可以让一个儿子有一个九品的虚职。另外不可忽略的是只要立功就有赏,没准还能拼个爵位出来。
这个部分安宁参考了一下另一个世界秦朝的军功制度,这个制度让秦国的士兵敢打仗,打胜仗。放在大平,安宁相信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吴沣将这些措施公布后,百姓们都议论纷纷,但来参军的还是没几个。
一是想观看一下事的真假,毕竟朝廷之前的行为,已经透支了它的信誉。百姓都知道,相信朝廷的都是傻子。
二是,就他们自己眼睛看到的,很多当兵的穿得都跟个乞丐似的,保家卫国没有他们,欺男霸倒是第一名。大家本能地厌恶这些
。
百姓们在观望,可有一伙却像是看到了机会。
一个大胡子带着一个小矮个,还有个文质彬彬的书生,这个组合还是很引注意的。几
看过告示后走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商量。
大胡子道:“我看要不我们就去当兵吧,这个待遇还不错,还能让家里过上好
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