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给你点个赞(二更)(2/2)
禁忌?禁忌在哪?
“这不是普通诏书,因为它涉及三个敏感点。写它,首先要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和时间节点。”铁慈道,“齐睿宗是齐中兴之主,在他继位之前。因为齐武宗宠幸曹妃家族,任用臣,各地藩镇和朝廷离心,拥兵自重,最终引发景元之
。容晴许于此
中力挽狂澜,拨
反正,解救仓皇逃亡的武宗,并拥立睿宗继位。睿宗继位后,需要名将镇守陇右一线,是以有此诏书。景元之
,朝廷仓皇南迁,帝后流亡,百官受难。因此这份诏书,本身是要适当自责以平息群臣不满的。”
应先生点。
“但这又不是罪己诏。毕竟事和睿宗无关,睿宗刚继位就罪己,于他
后统治亦不利。此时武宗已经成为太上皇,居于长乐宫。所以这份诏书,要在自责的基础上,不动声色地把责任推给他爹,还要推得委婉,推得不违孝道,也不伤皇家体面。”
应先生再点。
“最后,容晴许是将,当年挂帅之前就饱受群臣攻讦。因此,封容晴许既要提及她在景元之
中的无上功绩,为节度使的任命夯实前提,也要适当提醒群臣他们的错处,让他们闭嘴,还要写清楚那时节陇右节度使的难处,好让众
明白那不是块大肥
,以免太过眼红横生枝节。”
应先生猛地击案。
“好!”
众学生猛眨眼睛,一脸“我们做的是同一个题目吗?”表。
“明白了吗?”应先生挥舞着卷子,“这题目不是仅仅一个诏书!考的是你们对历史、对帝王心术、对为臣之道的理解。一封诏书,关碍众多,如何曲笔掩饰,如何饰太平,如何不伤体面地骂
和暗中损
地夸赞,如何将一件谁都知道非常糟糕的事
雍容堂皇地表达,其
之处,不足为蠢
道也!”
“先生这题,应该是开昌八年的殿试卷之一吧?当年考出来的状元厉孟,榜眼任云林和探花蔺兰知,三最后都
了阁,可谓前无古
,后无来者。”
“你今能答出这卷,可见才华不下厉孟三
矣。”应先生喜笑颜开地在卷子上写批语。
众儿郎伸长脖子便如大鹅。
不管怎么祈祷,怎么不愿,观那笔走龙蛇之势,分明就是“优异”二字。
众的表
便如真去了恭房吃了那啥。
第二课也结束了,应先生特地绕过来和铁慈说了有功课不懂尽管去问,才笑眯眯地走了。
铁慈两节课的英勇战绩迅速传遍了整个讲堂,中间休息期无数在甲舍良堂前探
探脑。
甲舍优堂的反应尤其激烈,不仅仅因为如果铁慈成绩一直优秀就能升优堂,还因为那个班里他的熟
特别多。
下课后铁慈走出来后,群轰然而散,远远有些
冷的目光递过来,铁慈却没理会。
她的注意力被墙上那些画儿吸引了过去。
画得比较高,线条也轻,并不明显,别不会注意,铁慈却想到先前看见的那个影子。
画被改了。
第一幅画上,小小年纪的孩童,被母亲扶上小马。
第二幅画上,战士在沙丘上磨刀,远方月亮尽奔来骑装的
子,战马上的三角小旗显示她是个斥候。
第三幅画沙尘洪流中多了领冲下高坡的将领,铠甲束纤腰,长发伴随沙卷披风高扬。
最后一幅画,胜利的们在载歌载舞,
将独自走向帐篷,帐篷里迎来她的老父母。篝火下三
拥抱。
铁慈盯着四幅画,尤其将最后一幅画看了很久。
有些勾勒看似无心,却莫名切中暗中隐秘,藏的心事和愿想在这一刻被呼应,冥冥中仿佛听见命运的洪音。
子不该只是附庸和被施与者。
她亦能扶持后辈蹒跚前行,运用智慧获得尊重,带领兄弟冲杀敌阵,保护双亲获得安宁。
这不是梦想,这是她这一生必须要做到的事。
不知道是谁,改了丹野这四幅画,画技并不比丹野出色,她却觉得是此生所见最好。
好到她为此驻足,并永久留存在记忆中。
因为这四幅画告诉她,于这男尊卑的时代,于这
子惯被看轻的时代,还是有
,明白并尊重她和她们。
她立了良久,直到有诧异地看过来。
随即她走开。
四幅画淡淡在阳光中展示线条,在最后一幅画的最下方,多了一个小小的画面。
是一只手,大拇指翘起,点赞的标志。
……